宋朝华赵曙五代皇权的璀璨之光
赵曙(1032年—1067年),即宋英宗(1063—1067在位),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是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他的母亲是仙游县君任氏。在出生时,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
幼年被无嗣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被赐名为赵宗实。随后,他历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和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1062年),他被立为皇子,并改名为赵曙,封巨鹿郡公。
嘉祐八年(1063年),当仁宗去世时,朝廷打算立他为帝。他最初推辞,但最终接受了这一命运,在四月初一登基成为宋英宗。大赦天下,并加爵给百官和奖赏各军。但由于病体不佳,他很快又交由母亲曹太后垂帘听政。
两宫失和导致了朝中的紧张关系,但经过韩琦等人的劝解,最终缓和了矛盾。当他病情好转,他于治平元年的五月亲政,不久便面临着关于其生父濮王的称号问题,这引发了一场长达18个月的激烈争论,即北宋史上的“濮议”事件。
治平三年(1066年)十一月初八,他再次生病,并在宰相韩琦的建议下立长子赵顼为太子。在短暂恢复之后,再度陷入重病,最终于治平四年的正月八日驾崩于福宁殿,在位仅四年,被追谥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以“英宗”庙号葬于永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