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神话故事中的白痴皇帝
在我看来,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都是精明能干的人,他们善于玩弄权术。然而,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却是一个完全不懂事的低能儿。在朝廷里,人们都担心,如果晋武帝一旦去世,让这个低能儿继承了皇位,不知道会不会闹出什么乱子。
有几个大臣想要劝说晋武帝另立一个太子,但是他们没有勇气直言。有一天,在一次宴会上,大臣卫瓘假装喝醉,倒在了晋武帝面前的御座前,用手抚摸着座位,说:“这座椅子真是太可惜了!”晋武帝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但装作没听懂,说:“你在胡说些什么,是不是喝醉了?”接着吩咐侍从把卫瓘扶起来送走。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向晋武帝提起这个问题。
尽管如此,晋武帝还是有点犹豫。他想试试自己的儿子到底多么无知。一次,他特意给太子送了一份文书,其中包含几项公务请求太子的处理。
太子的妻子贾妃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看到这份文书,就叫宫里的老师来帮太子做答案。那位老师很有学问,把卷子的答案写得头头是道。但贾妃意识到,这样一份完美的答卷反而可能引起怀疑,所以她让那个略懂文墨的太监帮忙准备另一份更简单一些的答卷,让太子照着抄写,然后再交给晋武帝。这次,即使答案粗浅,也确保了回答每个问题,并且显示出至少可以将问题解决掉。这就像俗话说的那样:癞痢头儿子的好,将就也就将就过去吧。
290年,随着病重情况恶化,晋惠帝即将去世。他三十多岁已经应该能够处理政务,但仍然因为缺乏能力而让人担忧。当时,有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一起辅政,但是在临终前,只有杨骏陪伴他。为了独揽大权,杨骏与杨皇后合谋伪造遗诏,让自己单独辅政。当日夜中,一切皆成真相——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历史的一个转折点,那就是以此为开端的一系列悲剧和混乱局面的开始。而我们所见到的这些笑话背后,却是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下的荒谬与混乱,以及对未来国家命运的一种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