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白痴皇帝的故事中国寓言故事大全中的100篇经典人物篇章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晋武帝,他的祖父、伯父和父亲都以智谋著称,但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低能儿。朝廷中的大臣们害怕如果晋武帝去世,太子继承皇位,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混乱的情况。
有几位大臣建议晋武帝另立一个太子,但他们不敢直言。有一天,在一次宴会上,大臣卫瓘假装喝醉,用手触摸御座,说:“这个座位真是可惜。”晋武帝听后明白了他的含义,但装作没听懂说:“你在胡说什么,是不是酒醉了?”随后命令侍从将卫瓘扶起来离开。
自此以后,没有人再敢向晋武帝提及这件事。尽管如此,晋武帝还是有些犹豫。他想要测试一下自己的儿子到底多么糊涂。一次,他故意给太子一些文书,其中包含几个公事,让他处理。
太子的妻子贾妃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丈夫平时不懂事,所以请来了宫里的老师帮忙写答案。那位老师很有学问,写出的卷面精彩纷呈。但是贾妃被旁边的一个了解文墨的人劝阻,不要让皇上怀疑到更严重的问题。如果查实,这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麻烦。
于是,他们决定让另外一个人起草一个简单答案,让太子照抄。这份答案虽然粗浅,却足够显示出回答问题的一般能力。晋武帝看到后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至少他能够提供一些基本上的回答。
公元290年,当晋武帝病重时,他指定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一起辅政。但是在临终前,只有杨骏在场,因此杨骏与杨皇后串通伪造了一道遗诏,将辅政权单独交由自己。在这之后,太子司马衷即位成为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惠帝(也叫司马衷)。
惠帝登基后,对国家大事全无所知,只能做些荒唐的事情。一天,他带着几个宫女去御花园玩耍,那里响起了一阵小鸟鸣叫声。他对身边的大臣询问这些声音是否为官家还是私家。大臣们互相看了一眼不知如何回应,最终有人答道:“若在官地,则为官家;若在私地,则为私家。”
当饥荒困扰各地而老百姓开始饿死时,一则奏报送达了朝廷。惠帝得知这一情况,便询问为什么人们会因为饥饿而死亡。大臣们告诉他是由于灾荒没有粮食可吃,而惠 帝却提出“让他们多吃点肉粥”。这种建议令周围的人惊讶不已。此情此景,使得外界对于这样的君主感到深切不安,并预示着西汉末年野心勃勃者蠢蠢欲动的情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