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公元137年历史年表

公元137年历史年表

公元137年,是农历丁丑年。年号:东汉永和二年。


137年大事记


武陵“蛮”围充城(今湖南桑植),攻夷道(今湖北宜都),旋为武陵太守李进所破。象林(属日南郡,今越南广南潍川南茶荞地方)“蛮”区怜等起兵攻城邑。发交趾、九真二郡兵往救。二郡兵不愿远行,其府。

击白马羌

永和二年(137)春,广汉属国都尉进兵攻讨屡犯塞上的武都郡(今甘肃成县西)白马羌,斩首六百余级,大胜而回。不久,护羌校尉马贤又进兵击杀其渠帅饥指累祖等三百余人,于是陇右(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羌人悉平。

公元137年罗马大主教宣布在圣诞日举行庄严的宴会。

汉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征交趾兵平叛,结果反而倒戈,形势非常危险。廷议要调荆、杨、兖、豫四万人征讨,幸亏名臣李固力阻,派人招降。其后夏方两任交州刺史,威信极高,占人闻其名而降。

公元137年,洛阳发生地震,地动仪所指出的地震方向和地震实际发生的方向几乎完全一致。

公元137年,徙县治于今交河镇,仍称交河县,属河间府献州。

公元137年(东汉永和二年),东汉敦煌郡太守率3000人出击北匈奴,杀呼衍王,确保了这一地区的安宁。

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在现南雄市属的里营村开始设立了一处“延寿院”;至唐代武德中又建立了光孝寺;随后,在南雄境内就相继建有报本寺、晓真寺、云寺及鲍成院、石室院、临林院、上溯花林院、五渡花林院等多处寺院。

裴岑碑(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此碑在新疆巴里坤。体肃笔直,隶意特多,书风雄强威猛,有万夫莫当的气概,显示了汉王朝统一中华的强盛国力,汉代中原书风流行华饰,以八分为主;塞外尚质不尚文,仍守西汉隶书遗风。

公元137年,敦煌太守裴岑诛杀北匈奴呼衍王,结束了汉匈在西域300年的争夺,北匈奴势利退出新疆历史舞台。

永和二年(公元137年)日南郡象林县少数民族区怜等人起兵反汉,时为九真太守的祝良领旨前往平乱,祝良单骑至区怜军中,“晓以祸福,招以威信,数万人一时俱降,岭表悉平”,“祝威”由此而名。“”时,祝威岗曾一度取“文攻武卫”之意,改名“武卫岗”,成为长沙地名史中的一则笑话。


137年出生


王允

王允(公元137年一193年)字子师,太原祁地(今山西并州县)人。东汉末年,奸臣董卓弄权误国,祸国殃民,其行径激起了满朝文武和普通百姓的极度愤慨,人人欲诛之而后快。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3年)四月,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声讨声中,董卓终于被朝廷诛杀,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担任铲除董卓这一历史重任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便是东汉献帝时期的司徒王允,“美人计献貂蝉”便是其杰作。

范滂公,立义公之长子,字孟博,讳孔林,生于公元137年,殁于公元169年,原籍在东汉汝南征羌(即今河南郾城东南),少居风节举孝廉,至署汝南功曹(太守),升冀州清诏使,迁光禄勋办主事,为东汉名卿,名列八顾,妣田氏,封夫人,殁后夫妇合葬伙仙人献掌形,生二子曰:鉴伟、钟伟。

士燮

士燮(xiè)(粤语:Si6 Sip3,越南语:Sĩ Nhiếp;137年-226年)(《历代神仙通鉴》中被误记为杜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

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此后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而迁任卫将军,进封龙编侯。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九十岁。

137年逝世


迦腻色伽二世(公元105年-公元137年),在位三十二年。

虞诩(? —137)。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北宋名将铁血长...
铁血长城上的英雄们 一、北宋名将的辉煌:战略之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宋名将如同闪耀的星辰,他们不仅是军事家的典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们以智慧和勇气...
战史风云 中国历史趣事古...
他们的休闲生活是怎样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代君主们不仅掌握着国家大权,还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除了政治和战争之外,他们也拥有许多个人兴趣,这些...
战史风云 书卷里的小说家...
书卷里的小说家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对比分析朱自清和王安石两人的生活轨迹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海洋中,有着无数的著名作家,他们以自己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动...
战史风云 历史人物故事简...
他们是怎样成为名将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将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传奇。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著名战略家,刘备。 在三国时期,中国分裂为三...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