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 济公在社会的神话故事全集
在杭州,济公这个名字就像家常话题一样,在民间故事中流传千百年。人们形象化地把他描绘成一位头戴破旧僧帽,身着破烂袈裟的和尚,他手里拿着一把破损的蒲扇,一副既不拘小节又充满神秘感的样子。他既非正规的修行僧,也非寻常的人物,总是显得有些痴傻,但同时又非常幽默、爱开玩笑,有着超乎常人想象的能力。在众人的眼中,他是一个专门处理世间不平事的小仙和尚。
济公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其中大多数都与杭州西湖紧密相连。据说,济公本名李修缘,是南宋时期浙江天台的一位普通人。他在18岁那年来到灵隐寺出家,以道济为法名。但他并没有严格遵守佛教戒律,他喜欢喝酒,并且还会吃狗肉。后来,他转到了南山净慈寺担任记室(文书)。
有一次,当净慈寺的大雄宝殿发生火灾时,大部分建筑被焚毁了。方丈请示他募集建造新的大殿所需的大木材。他在三天内沉醉于痛饮之后,大声喊出了:“大木来了!我们可以从井中取!”果然,井底涌现出七八丈长、五尺多圆径的大木60根以上。这些木材后来被用来重建了寺庙,而“神运井”(也称“运木古井”)中的水面上至今仍可见到那些巨大的木头端部。这就是如何通过他的智慧和力量帮助净慈寺重建后的故事。
再者,就有一次,济公预言了一座小山将从西方飞过来落在灵隐寺前面,这个预言让村民们感到恐慌,因为他们担心这座小山会压死他们。但是,由于他的机智,他们利用了一个古老而荒唐的手段——模仿和尚抢新娘,让村民们纷纷去救新娘子,从而避免了悲剧发生。这就是飞来峰下的小镇居民逃过灾难的奇迹。
最后,还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是在一次偶然之下发现到的。当他闲逛西湖边的时候,看到了居民们正在剥螺蛳准备食用,他就乞讨这些螺蛳放生回西湖,那些失去了尾巴的螺蛳竟然活了下来。而今天,在虎跑和西溪周围的小溪旁,还能找到那些没有尾巴但依旧存活的小螺蛳,这些都是当年由济公亲手放生的“遗物”。直到今天,在虎跑寺前的一个小溪旁,即使经历了一段枯竭,它也是因为一位持着破旧蒲扇、一脸高兴地喊叫:“涨、涨!”才恢复成了永远畅通不干涸的小溪。此刻,每当人们提及这个地方,都会不可避免地想到那个善良且神奇的人物——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