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100个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白痴皇帝
在我看来,晋武帝和他的祖父、伯父、父亲都擅长运用权谋。但是,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却是一个完全不懂事的人。朝廷内外都担心,如果晋武帝一旦去世,让这个低能儿继承皇位,那么会不会发生什么乱子。
有的大臣想要劝说晋武帝另立太子,但他们却不敢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一天,在晋武帝举行宴会时,大臣卫瓘假装喝醉,倒在了御座前,用手抚摸着座位,并含糊其辞地说:“这椅子实在是太可惜了!” 晋武帝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但装作没有听懂,说:“你在胡言乱语,是不是喝醉了?”随后命令侍从把卫瓘扶起来送走。自此之后,没有人再敢向晋武帝提起这件事。
尽管如此,晋武帝还是有点犹豫。他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儿子到底有多愚蠢。在一次特定的场合下,他专门给太子送了一份文书,其中包含几项公务事项,让他处理。这份文书让太子的妻子贾妃意识到问题所在,她连忙请来宫里的老师帮太子做答案。那个老师很有学问,写出了一个答卷,引经据典地回答得头头是道。
贾妃对答卷满意,但是旁边的一个稍微懂点文墨的太监提醒她,这样做可能会让皇上怀疑,因此建议另写一份简单的答卷让太子的照抄。这次答卷虽然粗浅,但至少能够显示出回答的问题。最后,这份简陏的答卷被呈交给了晋武帝。虽然内容简单,但因为总能回答问题,所以显示出他并非完全无知。
290年,当晋武帝病重时,他已经三十岁以上,可谓成年之齿。但即便如此,也未能得到信任,被指定由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辅政。而当他去世后,由于杨骏与杨皇后串通伪造遗诏,只允许杨骏独揽大权,最终导致了新君——惠帝登基。
惠帝登基后,却几乎不参与任何政治事务,而是在宫中闹出一些笑话。他甚至不知道哪些声音来自官家或私家,还提出解决饥荒时应该多吃肉粥等奇谈怪论。大臣们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应对。而这种白痴般的行为,为周围野心家的窃取机会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