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战史风云 > 不知道的历史有趣故事揭秘古人如何在漫长寒冷冬天生存下来

不知道的历史有趣故事揭秘古人如何在漫长寒冷冬天生存下来

古代的冬天更为严寒和漫长,北风呼啸,白草如席,一夜之间卷起狂风暴雪。燕山中飘落的雪花大如席帐,纷纷扬扬,如同轩辕台下的絮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只有孤舟蓑笠翁,在那片荒凉的寒江上独自钓鱼,他知道这场冬日之雪将持续很久。

清朝时期,每年北京几乎都有150多天是寒冷的天气,最冷的时候温度甚至低至零下二十三度。这使得取暖成为宫廷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事项之一。在明、清两代,当季节变冷时,大部分皇宫里烧柴炭取暖,这需要专门机构来管理,比如惜薪司,它负责供应皇宫内所需的薪炭。

这些机构官员在明代被认为地位较高,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因此他们拥有“近侍牌子”。清代则设立了三个机构:爇火处负责安装火炉和运送柴炭;柴炭处负责存储和分发;烧炕处负责点燃炕炉。此外,每个宫殿还有一些太监负责管理室内的火盆。

这些太监们确实面临着不轻松的工作,不仅要处理大量木炭,还要保证供给质量,以防污染室内空气。而且,他们还必须准备那种旺盛而又无烟无味的优质木炭。每日供给量按照贵宾身份不同而定,从皇太后到公主,每个人都有其指定数量。

紫禁城中的建筑设计也体现了这一需求。大多数宫殿的地面下挖有火道,而廊下设有添火的小坑洞,即灶口,这便是著名的一种暖阁结构。此外,还会设置暖炕,其底部也有火道,与现在北方农村保留的大型炕床相似。如果仍然觉得这样不足以保持温暖,那么还有更大的火炉备用,这些可以称作熏笼,有大小不一,有的是足高一米以上,有的是小巧可手持,是脚下的脚炉还是手中的手炉,都制作精美。

然而,即使如此,古人是否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过得舒适呢?答案并非肯定的。陈寿在《三国志·魏书·王昶传》中提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加厚毛皮服物比任何其他方法都能更好地抵御寒冷,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则比任何其他方式都能有效地制止他人的诽谤。但这两者都是不易达成的事业,要想要求得到厚重毛皮服件,你既需要它们供应,也需要购买能力,就像那些路边旅人一样,在风雪交加中寻找回家的衣物,但未必能够找到。

此外,更深层次的问题存在于穷苦的人群身上,他们往往无法负担这种温馨舒适,所以才会出现“冻死骨”、“可怜身上衣正单”的悲惨场景。在远古流传下来的《九九歌》里,“一九二九缩脚缩手”,人们通过计算时间来度过漫长冬季,而南朝梁代《荆初岁时记》则记录了人们使用“九九八十一”来计数直至春天到来。

尽管如此,人们依然寻求乐趣,一入冬就开始画素梅,从冬至日起每日染红一朵梅花,或绘制一个9行8十一格表,将阴阳变化涂满,以等待最终春意盎然之时。当所有格子填满,那意味着冰冻解去、春光乍泄。而这个过程,便是一种消除忧虑、期待新生的方式。在那样艰难苍茫的情境下,用画笔勾勒出希望与生机,无疑是一种文化上的坚韧与智慧表现。

标签:

猜你喜欢

战史风云 哪吒的秘密画卷
在古老的中国传说中,哪吒这个名字总是与勇敢、智慧和神通广大的形象相联系。然而,在一幅名为“哪吒画像”的古代绘画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关于这位英雄人物背后秘密故...
战史风云 主题我来告诉你...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听起来就像是在讲述一个遥远的传说,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让人不禁怀疑它们是否真的发生过。今天,我要和你分享这些神奇的故事,它们是如何在...
战史风云 后羿射日功绩古...
古代射手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位名叫后羿的人物,他以超凡的射术和智慧赢得了人们的尊敬。那么,后羿是如何成为英雄的呢? 他为什么被称为英雄? 据史书...
战史风云 后羿射日功绩古...
古代射日英雄的传说 后羿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人物,他以射日的神勇闻名遐迩。关于后羿的功绩,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和故事。 他为何被称为射日之主? 据《山海...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