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爱起绰号揭秘宋朝历史上的那些八卦外号历史名人的轶事趣闻
古人亦有喜好绰号,宋朝历史上那些外号趣事今日依旧让人津津乐道。曾以为古代君子沉着正经,然而现实却是他们与现代人如出一辙,讨论乌龙八卦、传播小道消息。宋朝天子赐予外号的智慧和想象力可谓绝伦。
在建中靖国初期,韩忠彦和曾布并列为宰相,与宋徽宗同僚。韩忠彦乃前朝名相韩琦之长子,以其魁梧高大而淡泊自持;曾布虽身量矮小,却个性坚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异母弟弟,为王安石新法发声。两人形象鲜明、高矮参半,让人不禁莞尔一笑,因此被誉为“龟鹤宰相”,民间智慧确实不可忽视。
滕甫以其丰姿伟岸闻名,他是一位翰林学士,以宽厚随和著称,其雅号“内翰夹袋子”。北宋时期东京街头常见金发碧眼的外国商贾,这里展现了国际贸易的繁荣。而秦观之子秦湛因其大鼻子和妩媚面容,被封为“娇波斯”,他的长相或许颇似西亚人的风貌。
政府官员黎东美与书铺老板陈嘉言尽管长相不同,但都被称作“虾蟆”,居住地附近水域也被如此命名。这还不算完,还有一位诗人歪打正着写下了一首生动诗:“佳名标上苑,窝窟近天清。道士行为气,梢工打作更。嘉言呼舍弟,东美是家兄。”虽然调侃但又带点诙谐,让人既感无奈又难以恼怒。在开玩笑、起绰号、侃谈八卦中,小错小过在古代也是司空见惯的一部分,只要不是恶意攻击,便可视为生活调剂,一笑置之,不必介意。此种风情至今仍然流传于世,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过去人们生活的情趣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