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豆腐桥中的著名人物介绍PPT
在杭州上城,一条河流畅通无阻,四座古老的桥梁静立其中,其中“安乐桥”和并排而建的三座“豆腐桥”,共同见证了南宋时期的历史。这些桥梁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如同时间的见证者。
据说,在岳飞大败金兵之时,有一位将军王佐,以苦肉计说降了陆文龙,为国捐躯,从此失去了一只胳臂,无力再战。岳飞为其所感动,推荐他做安乐王,并在杭州城内赐给他一座养老之处——安乐王府。
然而,当这座王府开始建设时,泥沙、石灰、石板和木材堆满了河埠,而原有的摆渡船被工匠占用,老百姓无法来往,这让他们感到不满,便编起歌来唱道:“安乐王,安乐王,为你安乐大家忙!”
当消息传到返回家乡的王佐耳中,他深感自己的豪华生活与民间疾苦不符,因此决定改变计划,将原本用于自己宫殿的大量材料转而用于修建一个可供所有人使用的大桥。此举获得了百姓们的一致欢迎,他们纷纷前来助手,让这座大桥迅速完成。
随着河上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人们又创作出新歌:“安乐王好心肠,造座大桥通四方。”这个故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社会,不仅使得名为“豆腐”的第三个橋更是广为人知,而且还吸引来了宰相秦桧的注意。
秦桧妒忌这项成就,便命令官员们加倍努力,将数量增加到三座,并且比之前每一座都要宽阔、高耸许多,以此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富裕。尽管如此,由于劳累和压迫,大批民众仍旧选择避开这些由秦桧命名为“斗富一、二、三”(即后来的“斗富”)的地方,而是坚持走原先那条路,即现在我们所说的“豆腐桥”。
由于杭州市民发音中的"斗富"与"豆腐"非常接近,所以人们取笑地称呼这些由秦桧指令建设的三个浮动式结构为“豆腐桥”。至今,这些名字依然沿用未变,与那些早已消逝的人物记忆一起成为城市的一个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