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小故事短篇反复编织的中国民间故事芙蓉千载吊忠魂
在永嘉县的仙居乡,有一处名为南崖的地方,村民们会讲述一个关于这里的故事。据《永嘉县志》记载,芙蓉山位于城北四十八都仙居乡,是一座耸立的山峰,其绛红色的光辉宛如芙蓉花朵。宋朝时期,陈虞之率领军队抵抗元兵于此,他和他的八百八位战友殉难。
陈虞之出生于芙蓉村,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中过进士,但因为直言谏君无效,被贬职回家。在这期间,他目睹国家衰败,对未来感到忧伤。他与夫人登上芙蓉崖,看着那遥远的云山、古老的情景,一股感慨涌上心头,便吟诵了一首《述怀》诗,表达了他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心情。
随后,当南宋被攻陷,而元军向温州推进时,陈虞之和族侄一起带领族人在绿嶂洋对抗。但由于力量悬殊,他们只能边战边退,最终到达了家乡附近的芙蓉崖,在那里他们继续战斗。
当年秋天,陈虞之拿起三尺青锋练剑,为即将来临的事迹写下诗句:“柳湿征衫晓出关,荒城白剑霜花寒。”他和他的部队坚持两年多,不断击退元军。但当得知幼主赵被逼投海而死后,他认为大势已去,便带领部队从南崖跳下壮烈牺牲,全体七百八十二人英勇就义。
至今,在这个地方依然有着深沉肃穆的气氛。家族后裔保存着从元将手中缴获的一颗金质“总把”印,每年二月初七日,将印子、朝笏和圣旨牌摆放在宗祠内供人瞻仰,以纪念先人的英雄事迹。而楹联则是:“河山如许悲观最伤心半壁难支内地变胡尘只剩芙蓉困铁血;冠带凛然生气放大胆戈光祖国独臣抗元军先为武汉鼓风潮。”
每逢清明寒食节,村民们携老扶幼前往岩下寺洞桥祭奠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将他们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