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巧破盗印案40种智慧一图说明
明朝景泰年间,兵部机密频遭窃取,却无人知晓。明景宗朱祁钰震怒,革去兵部尚书职位,将德高望重的于谦任命为新尚书,并命令他在限定时间内解决此事。
于谦接旨后,不紧不慢地上任。他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官员,常与同僚共饮小酒、品尝小菜,让人以为他无意寻找失窃物。然而,他深思熟虑,以一种特殊的智谋来应对这场危机。
一个下雪的日子里,一名跟班买回了几样小菜和酒。大家围坐一桌,对于最近的小偷活动感到好奇。但是,当话题转向丢失的大印时,于谦打断了他们,说:“今天只喝酒,不谈让人扫兴的事。”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跟班报告说有个人求见,那个人是负责看管大印的人李美。他慌张地告诉大家大印已经不见了!大家都惊讶,但随即恢复镇定,因为他们相信于谦一定有计划。
“没说出去就好,没有说出去就好。” 于谦微笑着拍拍李美的肩膀,“趁皇帝不知道,我们赶快找吧。” 然而,他又命令大家继续喝酒,说他们要尽情享受,而不是担心丢失的大印。
过了一会儿,李美回来报告,大印已经被找回。原来,是因为大家假装淡定,小偷张胜认为事情没有被发现,所以自然放松了警惕,把大印还给了原处。一查究竟,便发现张胜是一个贪污腐败的小吏,他利用职务之便出售朝廷机密给瓦剌军,以换取巨额银两。
最终,小偷张胜被捕,其背后的瓦剌首领也得到了消息,从此中止其进攻计划。这一切都是由于于谦巧妙运用心理战术,让人们误以为自己并不在乎丢失的事实,从而成功揭露了罪行。此事件再次证明,在关键时刻,用智慧和策略可以克服困难并保护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