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与断案分铜钱的物品故事
传说中的公孙衍简直是个神,任何复杂的案件,经过他的审理,总能水落石出。任何狡猾的罪犯,在他的逼问下,总是原形毕露。他明察秋毫,摘奸发覆,洗冤雪枉,因而赢得“公孙衍”的称号。一部洋洋洒洒、50余万言的《公孙衍案》讲述了公孙衍许多精彩的断狱故事。
分铜钱的故事
一天中午,公孙衍吃完饭,刚想休息片刻,衙门外就传来击鼓声。公孙衍以为又有案件发生,立刻升堂。
“威武……”
公孙衍来到大堂,只见跪着一胖一瘦两个农夫打扮的人,问道:“下跪者何人?有何冤情速速报来!”
只见瘦农夫说道:“公孙大人,我们今天就想请你给我们评评理,再重新分一下铜钱。”
公孙大人眉头一皱,说:“什么钱这么难分,要闹到衙门来?”
瘦农夫特别委屈道:“今天我们两人在田地干活,我带了3个馒头、胖子带了5个馒头当午餐。正当我们准备吃饭时,有一个商人经过,看上我们的食物,并答应给我们钱。”
包拯问道:“是不是商人吃了馒头没付钱?”
胖子接过话来说,“我们三人把8个馒头平均分成了三份,每人吃了一份,那个商人吃完后留下8个铜钱就走了。”
包拯指示铜钱时瘦农夫连忙说:“对,可是8个铜钱,你不应该只给我3个,你拿5个啊,都应该平均分!”
胖农夫反驳道,“可我拿出来的馒头比你多,所以应该多分一些。”
包拯明白事情经过,对瘦农夫说,“你拿3个铜币不满意是吗?”
瘦农夫点点头说,“是的,这次分币应该更加合理。”
包拯走下大堂,说,”把币给我,我重新按照法则和平等原则再次均匀地将它们进行一次.”
他取出1枚银元给予瘦民,而7枚银元给予胖民笑语,"现在已平等无私!"
"怎么这样?您怎么偏袒于肥汉?" 瘦民愈加不满。
包拯拍响惊堂木,大声斥责,"本官判决之法绝对正义与平衡:八块饼肉共享三份,每份价值相等;那位买家付出了八枚金币,也就是每块饼肉值1枚金币;您肥汉所呈献五块饼肉,即使自己也享用了一片,更应得到七枚金币。"
这件事被记载在历史上,是关于他的一起著名断案之一。在任职天长县期间,他处理的一个事件涉及一个无赖告发一个普通百姓。这位无赖指控那个百姓杀牛违法,但实际上这个百姓并未犯罪,而是一个策略布局的一部分。此计成功引诫告状者前来自首,从而揭露真相,为该百姓洗清冤屈。而这个故事进一步展现了其智慧和办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