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如何回到唐朝当皇帝他杀掉三个儿子又是出于什么深层次的考量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唐朝达到空前的繁荣与昌盛,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也达到了顶峰阶段,被后世称为“开元盛世”。然而,这位被誉为明君的帝王,在其统治期间犯下了极其残忍的一系列错误,他亲手杀死了三个儿子。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这一切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那一年,唐玄宗做出了震惊朝野的一个决定: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为庶人,并将他们赐死城东驿。太子李瑛是次子,而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则分别是第五子和第八子。这一举措似乎与武惠妃的出轨有关,她曾经深得唐玄宗宠爱,有三子三女,但因为失宠而被废。
据史料记载,这一切都始于武惠妃。她出身显赫,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在宫中,她生下了几个孩子,其中包括寿王李瑁——杨贵妃的前夫。由于她对自己的地位非常敏感,一旦自己失宠,她担心自己的日子不会好过,因此她想要除掉太子的计划。
尽管身居后宫,但武惠妃却拥有两个重要助手:宰相李林甫和驸马杨洄。在开元二十四年,当贤相张九龄被贬出长安之后,没有人能够支持太子的立场。于是,武惠妃开始行动。她通过枕边风,将太子的不忠行为告知给了皇帝,然后利用这点机会说服皇帝废立之意。
最终,由于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唐玄宗决定将三个人废为庶人并赐死。但当代的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件冤案,他们称这三个皇弟为“三庶人”。直到百余年后的晚年的肃宗时期,也就是经过25年的时间才平反恢复他们的地位。
这个事件显示了一种无情且冷酷的政治斗争,它影响了整个家族,让人们思考权力的欲望以及权力斗争所带来的悲剧。而最终,那个谋划此事的人物,即武惠妃,因为过度恐惧,最终因疾病去世,没有看到她的阴谋成效如何。而那个名叫寿王的儿子,也没有成为新的继承者,而是另一个人的儿子即肃宗成了新任太子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