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神话故事上五千年下五千年国人共享文化遗产
在周成王、周康王的统治时期,周朝政治相对稳定。然而,由于奴隶主贵族加剧剥削和不断的战争,平民和奴隶的不满情绪逐渐增长。为了缓解民怨,周穆王制订了三千条刑法,并实施五种严厉刑罚,如刺字、割鼻、砍脚等。但即便如此,人民仍旧积极反抗。
到了西周第十位君主周厉王时代,对人民的压迫更为严酷。他宠信荣夷公,大幅增加税收和徭役,加重了百姓负担。国人被迫流离失所,有些甚至住在野外,被称为“野人”,而居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则被称作“国人”。镐京(今陕西西安)的国人因厉王暴政而愤怒无比。
大臣召公虎提醒厉王:“如果不改善政策,将来可能无法挽回。”然而,厉王并不理会,他下令禁止批评朝廷,并雇佣卫国巫师监视并诬告那些敢于批评他的百姓。这导致人们害怕开口,不敢互相交谈,只能偷偷交流一眼。
当召公虎再次劝说时,厉王得意地认为自己的措施有效,但召公虎坚持认为这只会导致更大的问题,最终逃亡到彘的地方避难。而在国内,一场规模巨大的起义爆发,当时的人们围攻宫殿,要杀掉皇帝。在混乱中,厉王逃跑,而太子靖躲藏于召公虎家中。
随后,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大臣们由召公虎和 周公共同领导贵族会议,以共和行政形式暂代天子的职权,从共和元年开始,这一制度持续十四年直至共和国结束。当星期宣武即位成为新任天子后,他虽然受到诸侯支持但由于前此动荡的局势,使得周朝再未恢复其曾有的繁荣与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