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今长河流五千年风云变上有苍穹辉煌照下有丰土人间乐十二个故事传承下来国人心中永存适合二年级童子听
在周成王、周康王的统治时期,周朝政治相对稳定。然而,由于奴隶主贵族加剧剥削,以及不断的战争征伐,平民和奴隶群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为了安抚民心,周穆王颁布了三千条刑法,将犯法者分为五种“五刑”,包括刺字、割鼻等严厉措施。但是,这些法律并未能阻止社会矛盾的激化。
到了西周第十位君主 周厉王执政后,对人民的压迫进一步加剧。他宠信荣夷公,一意孤行,不顾民间疾苦。国人忍无可忍,怨声载道。住在都城里的平民被称为“国人”,而外地农夫则被称作“野人”。镐京(今陕西西安)之中的国人对厉王暴政深感不满。
大臣召公虎意识到情况危急,他向厉王警告说:“百姓已无法承受,您若不改变政策,将来可能难以挽回。”然而,厉王置之不理,并命令禁止批评朝政,还派卫国巫师监控潜在批评者。如果有人背后诽谤他,就要立即报告。
卫巫为了讨好厉王,不仅监控了百姓,还敲诈勒索,那些敢于反抗的人们便遭诬陷。而当人们再也不敢公开议论时,甚至路上遇见熟人也只能交换一眼便匆忙离去。虽然这样做似乎让权力更加牢固,但实际上却造成了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氛围。
召公虎曾劝说厉 王:“堵住人的嘴,比堵住河流更危险!治水需疏通河道,让水归大海;治国家亦然,要引导言论,而非完全封锁。”但他的忠言未被采纳,最终导致国内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了规模浩大的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大量国人聚集围攻宫廷,但最终没有找到逃亡至彘(今山西省霍县东北)的周 厉 王。
随着政府内部空缺,无君临位,大臣们商议由召公虎与另一名大臣共同管理贵族会议,以代替天子职责,此史称“共和行政”从共和元年开始,即公元前841年,从此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的制度。此共和行政持续十四年之后,经过长途逃亡生活及内乱波折后的椤琅,在彘逝世。大臣们推举太子姬静继位成为周宣王,这个开明君主得到了诸侯支持,使得周朝虽有一度强盛,但由于这次人民运动失去了领袖力量,最终没能复兴其往昔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