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代皇帝的秘密三个皇帝为何在物品面前拼死拒绝登基当皇帝
嘉佑八年,仁宗去世后,赵曙被指定为继承人。然而,这位曾经闲置十六年的藩王深知自己出身的敏感性,一旦涉足皇权斗争,便可能成为牺牲品。因此,他装作生病,坚决推辞皇位。当时的宰相安国公从古和大宗正等人被派去传达帝旨,但赵曙依旧坚持不肯起床,以病为由拒绝接受诏命。
宣和七年,金军南下势如破竹,宋朝军队腐败无力抵抗,不久便导致河北地区失守。徽宗面对金军的威胁和河北失地的局面,无比惊恐。他试图将责任转嫁给太子,将自己的位置让出,以免成为替罪羊。在同年的十二月,他下令太子继位,并自称“道君皇帝”,表明其禅让意愿;同时,他准备随时逃往南方避难。
赵桓即位后,为纪念前任父皇而尊称徽宗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母亲朱氏则被封为“道君太上皇后”,并改元靖康,以示稳定与繁荣。但这种短暂的平静很快就结束了,在两年之后,金军攻陷汴京,而父子两人最终在异乡遭遇悲惨命运。
宁宗赵扩,是宋朝第十三任帝王,也是光宗次子。他于乾道四年十月出生,被封为嘉王。在父亲光宗登基之前,其兄长已故,因此孝宗选择了恭王(赵扩之父)作为继承人。这一突然的禅让,让光宗成为了新一代的统治者。不过,由于他对父亲恭王始终保持孝顺态度,与母后的关系却渐渐恶化,她变得骄横跋扈,用各种手段控制着丈夫,即使是在他的眼前也不例外。
当吴氏传来命令劝进赵扩登基时,那个害怕因不孝而受到谴责的人极力推辞:“恐负不孝名。”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在七月五日,由于太上的命令,他不得不同意,被强行拥入宫中,即位成为新的统治者。而他仍然痛哭流涕,对这块似乎人人都不愿接管的地球感到哀戚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