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璟琍筱玉琴黄梅戏旦行演员春秋之际的电视剧家
自幼跟随父亲潘泽海学习戏曲,6岁便登台表演,饰演幼童或娃娃生角色。随着父亲的班子“跑码头”四处漂泊,她从小就习惯了流浪生活,这种经历为她后来塑造人物打下了基础。1947年,与父亲所在的丁老六班队一起进入安庆市,“民众”班成为他们落脚之地。
作为当时知名花旦的父亲潘泽海,对她的戏剧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潘璟琍掌握了大量戏剧知识。在15岁时,她已经能够独立担任主角。当时女演员相对稀少,而像她这样年轻的才女更是少数,因此很容易赢得观众的心。她擅长多样化的角色,既能唱功夫戏,也能做武功戏。她的艺术素养扎实,可以胜任各种刀马旦角色。
1949年,她加入了安庆民众剧团,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小二黑结婚》、《宝莲灯》等大型作品中担纂主要角色。她聪明且勤奋,加上业务能力迅速提升,在1954年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以18岁之龄荣获最佳演员一等奖。
同年,她被调往安徽省黄梅戲劇團工作。这支团曾一度分成两个部分,她担任二团副团长。在多部剧目中如《党的女儿》、《红色宣传员》、《二龙山》、《破洪州》及《红楼梦》,她展现了一贯精湛的表演。此外,与严凤英、王少舫合作配角,如在《天仙配》的二姐和《女驸马》的公主中,都与严凤英搭档合作,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她致力于细腻刻画人物,不仅仅停留在行当层面,更注重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她身段优雅,有文武双全的一面。其唱腔师承自父辈,以古朴浑圆、委婉优美著称,能够将人物的心灵状态通过歌声呈现出来。她在职业道德方面表现优秀,即使是主要演员也愿意接触配角,并对此持认真的态度,从不敷衍塞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