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媳妇
从前有个很智慧的人,名叫张古老。他一共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二和老三,都已经娶了媳妇,只有老四仍是条王老五。兄弟们没有分家,由张古老带着在一起过日子。 说也希奇,这三兄弟都生得呆头呆脑,一点儿也不像他们的老子;娶进来的这三个媳妇,也是半斤配八两,心里都不大灵活。 一家子人没有一个讨得张古老的喜欢。 日子久了,张古老心里发愁。他想:我这块老骨头,总不能老赖在这世上,说不定哪一天,我两腿一伸,看他们这么混混沌沌,怎么过日子嘛!于是,他便想替老四找个灵巧一点的媳妇,现今,能给自己添个好帮手;未来,也好做个自己的替脚人,掌管这份家业。 想想轻易,办起来却难了。张古老打探来,打探去,总没有一个合适的。到底老夫是个智慧人,他想了一个奇妙的办法。 这天,他把三个媳妇叫到跟前,说: “你们很久都没有回婆家了,心里一定很记挂吧!今天,我就打发你们回婆家去。” 三个媳妇一据说回婆家,欢畅得不得了,问公公让她们住多久。 张古老说:“大媳妇住三五天,二媳妇住七八天,三媳妇住十五天。三个人要一同回去,一同回来。” 三个媳妇想也没想,便立即承诺了。 张古老又说:“往们回去,总要带点东西孝敬我,可是,每一次带回的东西都不如我的意。这次你们回去,也少不了要带点东西的,不如我先说出我要的东西来。” “你老人家尽避启齿,我们一定带回来就是。”三个媳妇一齐说道。 张古老说:“大媳妇替我带一只红心萝卜回来;二媳妇替我带一只纸包火回来;三媳妇替我带一只没有脚的团鱼回来。” 三个媳妇一听,都满口承诺了。三个人便一齐起程回婆家了。 三个人走呀走,不一会儿,便走到了三岔路口。大媳妇要往中间那条路去;二媳妇要往右边那条路去;三媳妇要往左边那条路去。三个人正要分手时,才记起公公的话来。 大媳妇说:“公公叮嘱,让我们一个住三五天,一个住七八天,一个住十五天,还要同去同回。哎,三个人的日子又不一样,同去还轻易,同回多灾啊!” 二媳妇说:“是呀!同回才难啊!” 三媳妇也说:“是呀!同回才难啊!” “另有礼品呢!一个是红心萝卜,一个是纸包火,一个是没脚团鱼。哎,刚一听仿佛是很平凡的东西,现在一想,都是些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啊!”大媳妇着急地说。 “是啊!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啊!”二媳妇也着急地说。 “是啊!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啊!”三媳妇也着急地说。 “不能同去同回,又没有这些礼品,公公是不会让我们进屋的,这怎么办呢?”大媳妇更是着急了。 “这怎么办呢?”二媳妇也更着急了。 “这怎么办呢?”三媳妇也更着急了。 三个人想来想去,真不知怎么办才好。大家都急得不得了,又不敢回去,便坐在路边哭起来了。 三个人哭呀哭呀,从日出哭到日落,越哭越伤心,越哭越热闹。哭得惊动了住在附近的王屠户。 王屠户带着女儿巧姑,在路边搭了个草棚,摆了张案板,天天卖肉过日子。这天听到了哭声,便向女儿说道:“巧姑,去看看是哪个在哭?出了什么事情?” 巧姑走了出来,见是三位大嫂在那边哭成一堆,问道:“三位大嫂,你们有什么心事,为何哭得这样伤心?” 三个人一听有人来问,立即抹掉眼泪,一看,只见是位姑娘站在眼前。她们止住了哭声,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巧姑一听,想也没想,便笑着说:“这很轻易,只怪你们没有想明显。大嫂,你三五天回来,三五一十五,是十五天回来;二嫂你七八天回来,七八一十五,也是十五天回来;三嫂也是十五天回来,你们不是能同去同回吗?” 巧姑接着又说:“三件礼品:红心萝卜是鸡蛋,纸包火是灯笼,没脚团鱼是豆腐,这些东西家家都有,是顶平凡的东西呢。” 三个人一想,果真良好,便谢过这位姑娘,高兴奋兴地分了手,各自回婆家去了。 三个人在婆家,都足足住了半个月。这天,她们一同回来了,见着公公,把礼品也拿了出来。 张古老一看,吃了一惊。本来她们带回来的礼品,一点儿也没有错。他心里知道,这不是她们自己想出来的,便问她们。三个人也不敢隐瞒,就把实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了。 张古老一听,决定要去会会这位姑娘。 这一天,张古老一直走到卖肉的草棚子里,立即叫老板称肉。 王屠户不在家,巧姑走出来,问道: “客人,你要称什么肉?” 张古老说:“我要皮贴皮,皮打皮,瘦肉没有骨头,肥肉没有皮。” 巧姑听了,一声不响,便走到案板那里去了。一会儿,就拿来了四个荷叶包包,齐整齐整地放在张古老眼前。 张古老一看,一样是猪耳朵,皮贴皮;一样是猪尾巴,皮打皮;一样是猪肝,瘦肉没有骨头;一样是猪肚子,肥肉没有皮,一点儿也没有错。他心里一喜,便想道:这才是我的媳妇啊! 张古老回到家里,顿时请了一个媒婆去处王屠户说亲。王屠户知道张古老的内情,和巧姑一磋商,便承诺了。不久,张古老选了个日子,把巧姑接了过来,和老四成了亲。 张古老得了这样一个智慧的媳妇,满心欢畅,通常里,特别把她看得重,另有心要她当家。 巧姑见公公对自己这样好,也顶尊敬他。 日子久了,大媳妇、二媳妇和三媳妇便有些不自在了,背地里叽里咕噜地说:“公公有私心,只心疼老四媳妇,嫌弃我们。” 张古老看出了她们的心思,他想:要大家心服,非得想个办法才行。 这天,他把四个媳妇都叫来,对她们说道:“我一天天老了,很难管上这份家。我想把这份家交给你们来管,可是家里人口多,事情杂,要有个智慧能干的人才管得下。我不知道你们里边哪个最智慧、最能干?” 四个媳妇一齐说:“公公,你就试试吧!” 张古老说:“好,我就试一下吧!试出来哪个最能干、最智慧,家就让她当。这是你们自己说的,今后不准抱怨啊!” 大家同意了。 张古老说:“会当家的人,就知道节减,无的做出有的来。我就在这点上出题目:要用两种材料,炒出十种材料的菜来;用两种材料,蒸出七种材料的饭来。哪个做得出,就是智慧能干的人,家就归她当。”说罢,张古老就回头问大媳妇:“你做得出吗?” 大媳妇一想:两种材料就只能当两种材料用,哪能当十种材料用呢?便说:“你别闹着玩了,这哪里做得出来!” 张古老又问二媳妇:“你做得出来吗?” 二媳妇一想:通常蒸饭,都只用大米,顶多再加一两种材料,哪来的七八种材料。便说:“公公,你别逗我们了,这哪里做得出来!” “你做得出来吗?”张古老又转头问三媳妇。 三媳妇心想:两位嫂子都做不出来,我更不用说了,便没有做声。张古老知道三媳妇也做不出来的,便说:“想你也是做不出来。”最后,才问巧姑:“你呢?” 巧姑想了想,说:“我试试看。” 巧姑走到厨房里,用韭菜炒鸡蛋,炒了一大碗,用绿豆和在大米里,蒸了一大盆,端到张古老眼前。 张古老一看,说道: “我要的是十种材料的菜,怎么只有两种?我要的是七种材料的饭,怎么也只有两种?” 巧姑说:“韭菜加鸡蛋,九样加一样不是十样?绿豆和大米,六样加一样,不是七样?” 张古老一听,兴奋极了,连声说对,就地就把钥匙拿了出来,交给巧姑了。 巧姑当家今后,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帖帖,吃的穿的,都是自己做出来的,一家人过得舒惬意服。 有一天,张古老闲着没事做,便坐在大门边晒太阳。忽然,他想起自己过去的日子,年年负债、受气。现在日子过好了,自由自在,真是万事不求人。一时兴奋,顺手在地上捡了块黄泥块,在大门上写了几个大字:“万事不求人”。 不料,当天知府坐着轿子,从这门前路过。他一眼便瞥见门上这几个大字,大吃了一惊,心想:这人好大的胆,敢说出如此大话来,这不是故意把我也没有放在眼里。好吧!我叫你来求求我,便厉声叫道:“赶紧停下轿,给我把这个讲大话的人抓来。” 衙役们顿时凶恶地把张古老从屋里拖了出来。 知府一见,瞪着两眼说道: “我道是什么三头六臂,本来是个老不死的老头。你说得出这种大话,想必有大本领。好吧!限你三日之内,替我寻出三件东西来。寻获得,没有话说;寻不到,就办你个欺官之罪。” 张古老说:“老爷,是三件什么东西?” 知府说:“要一条大牯牛生的犊子;要灌得满大海的清油;要一块遮天的黑布。少一件,便叫你尝尝本府的厉害。”说罢,便坐着轿子走了。 张古老接了这份差事,掏空了心思,也想不出个措施来对付,整天里烦闷,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巧姑见了,便问:“公公,你老人家有什么心事,只管跟我们说说吧!” 张古老说:“只怪我不该夸大话,和你说了也没有用。” 巧姑说:“你老人家说吧,说不定能想出个措施来的。” 张古老只得把心事对巧姑说了。 巧姑一听,说道: “你老人家说的对嘛,庄稼人吃自己的,穿自己的,原来就是万事不求人。你老人家定心吧,这差事就让我来对付。” 过了三天,知府果真来了。一进门,便叫道:“张古老在哪里?” 巧姑不慌不忙地走上前说:“禀大人,我公公没在家。” 知府瞪着眼说:“他敢逃跑,他另有官差在身呢!” 巧姑说:“他没逃,是生孩子去了。” 知府希奇起来了,说:“世上只有女性生孩子,哪有男性也生孩子?” 巧姑说:“你既知道男性不能生孩子,为什么又要大牯牛生犊子呢?” 知府一听,没话可说。停了很久,只得说道:“这一件不要他办了,另有两件!” 巧姑说:“请问第二件?” “灌海的清油。” “这好办,请大人把海水抽干,顿时就灌。” “海有这么大,怎么抽得干?” “不抽干,海里白茫茫的一片水,油又往哪里灌?” 知府一下脸也羞红了,便叫起来: “这一件也不要了,另有一件!” 巧姑说:“请问第三件?” 知府说:“遮天的黑布!” 巧姑说:“请问大人,天有多宽呢?” 知府说:“哪个晓得它有多宽,谁也没有量过。” “不晓得天有多宽,叫我们怎样去扯布呢?” 这一说,知府再也没有话回了,红着一张脸,匆忙地钻进轿子里,跑了。 原来,张古老就有名,这一来,远远近近的人,更没有一人不知道了。大家都说:“这一家子,有个顶智慧的公公,另有个顶灵巧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