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下江南题匾灵隐寺云林禅寺趣闻录
康熙皇帝下江南,来到了杭州。他在西湖四周游山玩水,吟诗题字,以风流天子自命。
一天,他传下旨意,要到灵隐寺随喜。
灵隐寺里的老和尚得知消息,又惊又喜,连忙撞钟击鼓,把全寺三百多个和尚都召集过来。和尚们披起崭新的袈裟,头戴毗卢帽,手敲法器,嘴里念着阿弥陀佛,大家跟着老和尚赶到三里路外的石莲亭,把康熙皇帝迎进了灵隐寺。
老和尚陪着康熙皇帝,在寺前寺后、山上山下游玩了一遍。康熙皇帝看见高高的山峰,清清的泉水,山上长满绿茵茵的树,地下开遍红艳艳的花,这真是一个好地方!他心里一高兴,就吩咐在寺里摆下素宴。
当晚,一场盛大的宴会举行了。在这欢快而热闹的氛围中,无论是吹管打琴还是唱歌跳舞,都让这个原本宁静的地方充满了活力与欢声笑语。甚至有传言说,即使是在佛门净地,也有人模仿太平绣球的声音,用脚底轻轻踏出节奏,让人不禁想起宫廷中的乐队演奏。
宴席结束后,有位名叫高江村的大学士主动提出了一个建议:请皇上为我们这个古色古香的地方题写匾额。这次请求恰逢其时,因为康熙已经喝醉,而且心情愉悦,对于这份求助自然是情不自禁地答应下来。不过,由于他已然酩酊大醉,不仅笔触粗糙,而且文字错乱,最终写下的“云林禅寺”四个字远非正宗“灵隐寺”的名字。
尽管如此,当局者也没有立刻指出这一错误,而是顺势将此作为一种巧合或许是一种神秘力量赋予给这座古庙的一种特殊标识。不久之后,“云林禅寺”匾额便被正式挂起来,并且在当地成为了一处不可多得的地标。而对于那些从未听闻过此事的人来说,他们仍旧称之为“灵隐”。这样的故事,如同历史上的许多趣闻,它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物魅力,也展示了人们对于权威与传统之间微妙关系的一种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