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典故故事大全中国民间故事风雅钱塘何物湖光动诗情
在南宋时期,西湖的孤山以南,每当黄昏降临,湖面上便会出现一幕神秘景象——《水灯》的舞动。这些灯光呈现出深紫色的光芒,从施食亭(已不存)缓缓移动至西泠桥方向,再返回其原位。当夜空阴霾交加,《水灯》则显得更加明亮;而在皎洁月光下,它们似乎减弱了光彩。在电闪雷鸣的激烈夜晚,《水灯》与闪电竟然展开了一场争辉的竞赛。
据说,有位书法家金一之曾在湖西庆山顶居住多年,每年都能目睹这令人惊叹的《水灯》。周密,在他的笔记《癸辛杂识》中记录了这一奇观,并认为,这些《水灯》的确是苏轼诗中的《湖光》的实体。
早在北宋时期,苏东坡就有过描述这个景象,他在自己的组诗“夜泛西湖”中写道:“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他将《湖光》视为人为制造的一种物品,与寺庙有关联。而当时的人们如何制作出这样一个能够与闪电争辉、移动于两岸之间的人工装置,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然而到了清初,又有人见证了这个神秘现象,如陆次云所述,他和洪升一起冒雨探访西湖,一路上看到红色的小点随着雨滴跳跃,但很快又消失。这也让后来的人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自然现象,而不是人们编织出的传说。
到了近代,不再有人提到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或报道,也许是因为现代科技已经使得这种神秘现象变得不可复制,或许是因为现在的城市照明给予它足够大的干扰。至今,我们仍不得而知,《湖光》的真相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