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禁的民间故事阿三与寡妇难道没有人愿意听其讲述
从前,有一个寡妇,她家境贫寒,只生养了一个儿子,相依为命。有一年,家中粮食短缺,靠挖野菜度日。一天,她在蕃茹地边看到六岁的儿子两天没有进一粒米,就想到用围身布包起二块蕃茄准备离开时,却被光棍阿三赶来夺过布包,要她赔五元银洋,如果三天后还不交来,就要告到官府。
寡妇为人老实胆小,又赔不起钱,被吓得失声痛哭。路过的一位读书人见状很是同情,便替她写了一份状纸,让她到了堂上呈上去。
阿三等了三日,不见寡妇来赔银洋,就告到衙门里。县官立即传审,寡妇跪在公堂下呈上状纸。县官接过一看,上面写着:“家穷如洗无粮米,挖点野菜充饥。光棍见色起歹意强拉布兰惹是非,因奸不成施恶计诬告偷茹望明鉴。”县官暗想:寡妇美貌光棍无妻,看似男女双方都不是刁滑之辈,便拟从轻发落,用笔批道:“年轻寡妇貌如花、三十光棍未成家,偷茹证不足布兰被夺难辩白判罚蕃茹果实重量百斤结案各回。”
阿三见判,只得自认晦气挑了一百斤蕃茄送给了那位美丽的女人。她心想:偷人家的蕃茄反诬人家实乃错上加错,不但不肯收蕃 茶,还再次向阿三赔罪,这让阿三深受感动,也怪自己做得太过分。“不打不相识”自此以后,他们常常互帮互助,一直到两人之间产生了感情,最终成为一对幸福夫妻。
这段经历也提醒我们,即使是在困难和误解中,当真诚和善良出现时,它们能够化解一切矛盾,为人们带来温暖与希望。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爱与理解的力量,它可以帮助我们超越差异,与他人建立真正的友谊和关系。而对于那些因为误会而产生的问题,只需耐心倾听、真诚交流,那些问题往往能得到及时解决,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