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分别是谁儿童寓言故事中的宝藏物品
我国古代一些重要的帝皇,常常因为一些事迹相似或出现时间轴相同,所以被人们放在一起赞颂。其中,有关于“三皇五帝”的说法,那么,三皇五帝分别是谁呢?到底三皇五帝指的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即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即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我们可以找到对“三皇”这一称呼的最早记载。《河图括地象》提到:“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与(北)极同道。”这里提到的天地初开便有天皇,这个身份非常高贵。
后来著作家在原始意义上的远古三皇基础上增加了前后两位更多的神话人物,因此产生了前、三、中和后四位总共九位神话人物,这就是所谓的九大祖先或者九大神明。而对于“五子”,原意指的是战国时期才附加的人间历史人物,他们将这些历史人物与太阳星座中的某些星座相联系,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太阳月亮之争等故事。
《周礼·天官》中提到祀祭这五个神明,他们分别为东方青龙灵威仰(伏羲)、南方红龙赤熛怒(炎魔)、中央黄龙含枢纽(黄 emperor),西方向寒流白招拒(少昊),以及北方面黑夜叶光纪(颛顼)。至于后世增补的“五子”,他们分别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包括:轩辕黄主管金刚木之力,伏羲主管水生万物,炎魔火主管铁矿石之力,小昊土主管铜矿石之力,以及颛顼气主管气象变化。此外,还有尧和舜作为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些关键阶段,被纳入到了这个列表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中,对于这几个名字和它们背后的故事存在着不尽相同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