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第一朵花儿悄然凋零留下一段历史上的美丽谜题
延安第一美女的离去之谜:吴光伟的故事
1937年1月13日,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同月,通过宋庆龄的介绍,美国人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身份到达了这里,她是继埃德加之后第二位来到延安采访的外国记者。史沫特莱身着羊皮大衣、貂皮帽子、高筒马靴,在青灰色的军装中显得格外时尚,与她形影不离的是年轻漂亮、长发披肩、举止优雅的吴光伟,这位大学毕业后写过诗、演过话剧的人,是她的翻译兼秘书。
吴光伟曾在北平大学认识张砚田,他们于1934年3月1日结婚,当时吴光伟23岁。张砚田留学日本帝国大学后,吴光伟继续在北平中华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每月收入60元,将20元寄给丈夫帮助他完成学业。她对日本国民教育水平印象深刻,但三个月后返回国内,并考入南京国立戏剧学校学习。
在校期间,她因经济困难离开学校,最终放弃了演艺事业。她解释说:“我把演戏看成是大众教育的一种形式。我在该校学习演技,但不久就发现训练很有限。”出生于河南北京的小镇上,她有着高贵的情操和强烈爱国情怀。在段祺瑞政府门前冒雨等候被打伤学生的事故让她深受触动。
离开南京后,吴光伟回到北平,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图书馆里看书。随着一二九运动爆发,一些热血青年投笔从戎,而张研田和她也先后前往陕西西安投奔杨虎城。在那里的生活,让这个美丽女子最终决定走向另一条道路,而这背后的原因,却成为了一个永远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