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建福宫火灾背后的中国近代历史故事揭秘
在宣统退位后的艰难时期,尽管袁世凯为清室优待条款定下了每年四百万两白银的拨款,皇家仍然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溥仪决定对建福宫中的珍宝进行彻底的清点。然而,这项工作刚开始,就遭遇了一场大火。这场火灾在1923年发生,当时建福宫及其花园以及存放的珍宝都化为灰烬。
关于这次大火和建福宫的珍宝,溥仪在他的传记《我的前半生》中有所记述。他回忆说,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好奇心驱使自己打开了一个封印已久的大箱子,那里堆满了装有嘉庆年份封条的大箱子,但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他也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让他思考起自己的财宝数量和如何防止盗窃的问题。
随后,有人建议溥仪采取措施来杜绝盗窃,因此他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点。但是,这一举措却导致更多盗案发生,甚至连他新购买的大钻石也被盗走。在追查这些盗案过程中,即便太妃命令敬事房组织九堂总管会审并动用刑罚,也未能找到任何线索。此外,大火还烧毁了大量尚未清点的珍贵物品。
据内务府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大火中丢失了多达二千六百六十五尊金佛、一千一百五十七件字画和四百三十五件古玩,但具体损失多少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