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日本女性和服的元素反复绘制时光之韵
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探讨了日本民族性格,指出日本人虽然享受肉体的快乐,但并不严肃对待。他们将肉体享受视为一种艺术形式来培养,而不是生活的主要目的。这就导致了对“和服”这一概念的宽容态度,不太追求道德意义,只把它当作生活中的调剂品。女性在和服上的装饰成为“元素”的代表,即使是较为传统的和服也不能例外。
日本和服受到盛唐文化影响,从江户时代到明治维新时期,其风格已经基本定型。穿着和服非常讲究且复杂,如今,它们更像博物馆里的古董,大多数女性偏好现代、时尚的休闲或职业装。不过,尽管如此,和服仍然保留着其象征意义,每个日本人一生至少需要三套完整的和服:童年祭礼用的第一套、成年祭礼用的第二套,以及作为婚礼礼服使用的第三套,这些都必须珍藏起来如同“家宝”。
诚然,日本女性整体素质并不突出,她们身材娇小、腿短脚粗,对于过于暴露的职业装容易显得不够自信。在留学期间,作家兼书画家丰子恺曾公开评论说:“由于那岛国的人平均身材异常矮小,因此那些女子很难适合当模特儿。”尽管他的言论有些刁钻,却无法否认女子对于穿着阳甲(即甲骨文称象甲)之美,对于穿着传统衣物之功劳。在她们身上,将这种审美情趣融入到设计中,也表现在她们制作手工艺品上。一件精致华丽、飘逸优雅的地摊裙,一藏一露,无疑展现了她们对审美标准深刻理解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