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电子版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战略巨匠赵括的纸上谈兵如同天上的星辰璀璨夺目
在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与韩都的联系,使上党处于危境。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投降秦国,便通过使者献上了地图给赵国。赵孝成王派军接收上党,并在两年后,当秦国再次围攻时,他迅速派廉颇率二十多万大军前往救援,但到达长平时,上党已被秦军占领。
面对秦军挑战,廉颇坚守阵地修筑堡垒、深挖壕沟,准备长期抵抗。尽管王龁不断挑战,但廉颇拒绝交战,最终迫使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要先让赵括调回去才能打败赵国。这是因为人们认为赵括是个才华横溢的年轻将领,不会像老练的廉颇那样轻易陷入战斗。
然而,这个计策成功了,因为赵孝成王听信旁人的议论,把真正有能力和经验的蔺相如的话忽视掉,并且任命纸上谈兵但缺乏实际经验的赵括为新的大将,以替代廉颇。当四十万大队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并完成移交后,李牧带着四十万车辆声势浩大的部队离开,而李牧则废除了所有规定并下令:“如果敌人来攻击,就必须迎头痛击;一旦打败他们,就不能让他们逃走。”当这消息传达给范雎时,他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已经奏效,因此秘密命令白起作为上将,一方面故意放弃几场战斗以吸引追击,一方面布置埋伏等待最佳时机发动攻击。
最终,在白起精心布置之下,用二万五千精兵切断了赵军后路,再加上五千骑兵直接冲击营地,将四十万士兵分割成了两段。在这种情况下,孤立无援、粮草短缺的情况下,加之内部怨声载道外无救助可得,只好坚守而待救援,但最终遭到了失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内忧外患以及没有有效应对策略,最终导致了整个四十万大队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