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比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赵括像是一场纸上谈兵的智慧大战
在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与韩都的联系,使上党处于危境。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投降秦国,便通过使者献上了地图给赵国。赵孝成王派军接收上党,并在两年后,当秦国再次围攻时,他立即派廉颇率二十多万大军去救援。但到达长平时,上党已被秦军占领。
王龁欲向长平进击,而廉颇守阵地,修筑堡垒、挖深壕沟,以对峙远来的秦军并准备长期抵抗。尽管王龁多次挑战,廉颇坚持不出战,只好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不轻易交战。我军远征,这样下去恐怕粮草供给困难。”
范雎被请出主意,他建议先让赵国调走廉颇。他说:“要打败赵国,就必须先叫他们把廉颇调回去。”虽然秦昭襄王认为这不可行,但范雎自信能办到。
几天后,左邻右舍议论,说“赵括”是赵括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误以为是指名将赵奢之子。在听信这些议论后,赵孝成王便找来年轻力强的“赵括”,询问他能否打退秦军。“如果是白起,我还得考虑一下;如今来的是只不过是廉颇对手的那位,”“我若当令,将定胜之数。”于是就拜他为大将,让他替代廉 颜。
蔺相如劝谏道:“但凡用兵,只懂读书无知变换;不能临机应变,也不可派此人作大将。”
然而他的母亲也向朝廷提出了奏章,她请求不要让儿子担任这职务。她解释道,“父亲临终前三番五次嘱咐我说:‘孩子把用兵看作儿戏,用兵法谈起来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陛下若用他为大夫,则必然会送掉我们的大夫’所以我请求陛下千万别让我的孩子做这件事。”
结果,在公元前260年,大约有40,000辆车和60,000名士兵组成了由蔺相如所说的纸上的谈判者的主帅——张括的手下覆灭了。在那场战斗中,有一条消息传遍了整个国家,那就是关于一个叫做张括的人,被称为最好的总司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