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末年与太平天国的兴起2. 洋务运动与_self-Strengthening3. 戊戌变
《清朝末年与太平天国的兴起》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清朝在道光年间(1821-1850)面临外患和内乱,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续的英法联军侵略以及黄金库空虚等问题严重削弱了清政府的实力。同时,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受尽压迫,有着极大的反抗情绪。
天京事变与洪秀全的崛起
1837年,一位名叫洪秀全的小学教书员在广西桂林创办了一所私塾,他宣扬基督教中的“圣经”并将其改编为中国自己的宗教——“三才”,即天、地、人。他的宗教思想深受当时人民欢迎,但他对清政府持有强烈敌意,最终导致了他被捕。
太平军的建立与扩张
洪秀全在狱中受到影响,被释放后继续传播他的宗教思想,并于1848年成立了太平军。他先是在广西地区招募队伍,然后迅速向湖南、江西省等地扩展,其势力迅速壮大,形成一个庞大的武装力量。
天京(南京)的建都与建设
随着太平军势力的增强,它们决定建立一个新的首都来取代旧有的政治中心。这座新首都是按照太平天国中的五行九宫布局来规划,以象征性的建筑物如紫禁城、大明宫等加以装饰,这是对传统皇权文化的一种模仿和挑战。
国际干预与太平天国灭亡
由于太平军对清朝政权构成威胁,加之英国商船上的中国水手事件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各方列强趁机介入内部事务,对太平军进行援助或直接干涉。此外,由于内部矛盾加剧,如洪仁玕提出的《海上治世八议》,也未能有效推动改革和发展,最终导致1864年的石鼓山之战,该事件标志着太平天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