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传说中国古典故事中的励志之星
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读书人吴孟举,他是浙江石门县洲泉人。他的家境富裕,拥有良田千亩,又官至内阁中书,可以说既有荣华,又有富贵,但他唯一缺少的,就是长生不老的仙术。
听闻苏州民间以四月初八为“神仙节”,传言这一天,天上神仙都要下凡一游。人们都想亲眼见识一下神通广大的仙人,因此四月初八那天,整个苏州总是热闹非凡。不过从未有人真的在这一天见到过真正的神仙,只能用当地俗语:“见仙不识仙,富贵三千年”来取个吉利罢了。但吴孟举并不因此而气馁,他决心到苏州碰碰运气。
这年的四月初八,吴孟举早早赶到了苏州,不仅没有打红伞,也没有坐蓝轿,只带了四个亲兵兴冲冲地上街凑热闹。这一天满街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摊,还有打拳头卖膏药、敲搭板唱“莲花落”等卖艺人的热闹景象。然而吴孟举并没心思欣赏这些热闹,而是留心观察来往行人的神态和举止,以寻找非凡之人的踪迹。
穿梭于街巷之间,不经意间走到了八里桥堍,那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叫化子手持破竹拐杖摇摇晃晃走下桥来。他嘴里衔着一枚铜钿,与呼吸同步发出“嘘、嘘”的声音。吴孟舉被这个叫化子的模样和动作所吸引,他眼睛盯牢看,一边脑筋转着,一边忽然灵光闪现,便急忙上前,对那个叫化子深深施了一揖。那叫化子连忙还礼,说:“怪哉!怪哉!谁知你堂堂内阁中书老爷,却向我这穷叫化作揖呢?”
吴孟舉面带喜色问道:“请问,你可是吕洞宾?”那叫化子回答:“此话从何而来?”接着他指着自己嘴里的铜钿对曰:“口衔铜钿两口相叠,叠口吕也!”那叫化子笑着说:“原来如此,我今日与你结交,为送几句诗。”然后用破竹竿拐杖在桥栏杆上写下:
我在苏州几十年,无人知我是神仙,
唯有洲泉吴孟举知我非我缘,
神州仙界爱清贫切莫贪图官和钱。
写毕字迹消失,那个人也不再出现,此时的吴孟舉坚信真的遇见了吕洞宾。他回到府邸细细品味吕洞宾赠诗的心意。“知我是仙非我缘”意味着虽然知道他是我,但没有成就我的缘分。而为什么?因为自己的生活多么富贵少清贫啊!
不久后,随即听从吕洞宾劝告辞去内阁官职,将田地财物分赠乡亲自己简居书斋著书立说过着清贫的晚年生活,最终去世葬于洲泉西面的马坑头。当有人盗墓却发现无半点陪葬物品,这说明晚年的确弃富贵追求清贫生活。
Wu Mengju(1640-1717),名 Zhen, styled Orange Hall, also known as Bamboo Island. He later moved to Chongfu Town. A scholar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e passed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at the age of 14 and was friends with Lu Liangyu and other famous scholars. He compiled "The Poetry Collection" and assisted in editing "The Song Po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