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惊魂拖拉机档错陡坡飞驰逆袭求生记
在那座偏远的农场里,我和我的“铁牛”共度了两年时光,那是一部手扶拖拉机,它犁地、运输,甚至还能打稻子和磨面,为我们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记得我当时十六七岁,被借调去开这部小型机械,因为我臂力大,被认为是驾驶它的理想人选。
有一次,我们三个人到扬山煤矿拉煤,装载了一吨多的煤从山上下来时,我不慎将拖拉机挂错档,以为挂在二挡,但实际上却是空挡。“铁牛”像脱缰的牦牛一样,顺着陡坡飞驰而下,我踩脚刹、捏手刹都没有反应,只能脑子一片空白。那时候,我们常说的是“飞车”,但此刻正是我真的经历到了这一幕。坡下就是村庄,中间还有孩子在玩耍。我冲同伴们喊道:“飞车了!快跳车!”他们跳过去后,“铁牛”已近村边,我心急之下,将它朝路边稻田拐去,“嘭”的一声,一头栽入稻田中轴断裂,煤也洒了一地。
幸运的是,没有有人受伤,也没有被发现过夜的事实暴露出来。但回想起来,这个紧张危险的情景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如果当时发生事故或误伤旁人的后果会如何?那种风驰电掣、飞驰而下的感觉,现在依旧偶尔会出现在我的梦境中,让我难以忘怀。
另一次雨天,当我们从县城带水泥回农场时,由于没带雨具或苫布,只好硬撑前行。当“铁牛”突然熄火,在一个大坡上,由六挡变换到二挡时,我们两个淋湿如落汤鸡,无处可寻求避雨。这时候,从坡上下来几个工友,他们是我们的老队长张天寿的大儿子张富带领的人员,他们看到我们的困境,便赶来帮忙。尽管他们肩扛锹头来帮助,却因雨大路滑,加上坡陡,最终还是推动不动。“铁牛”被推进养路段之后,他们又回去叫更多人来协助,最终成功将其移动。
王定中,他是我最好的伙伴,他既擅长绘画,又是个技术高超的小修理匠。他用棉花制作粘贴画让我们的住所变得温馨,而他的维修技巧使得“铁牛”再无故障。在一次紧急情况中,他救治了邻村的一位患重病的战友,还曾连夜送杨国臣参加军乐团招募考试,这些事迹都展示了他乐于助人和坚强勇敢的一面。但遗憾的是,他早逝离世,让我们所有人都深感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