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知青儿回忆东北冬日插队时冰河边的年夜饭是自己与自然共舞的诗篇
记得1970年的春节,我们一群留在农场过年的上海知青,在北国纳漠尔河边的水泡子里逮鱼的情景,如今仍旧历历在目。那天,我们面对严寒,却满怀期待和热情。我们借来钢钎、铁锤,买了酒,为的是在那片被冻结的河面上开出一口井,用捞渔网捕捞那些藏于冰下的鱼。
阳光明媚,但零下四十多度的气温让我们的脸上流淌着汗水,就像是在冬日里跳起了热闹的大舞会。我们轮流挥动工具,一声“咣啷”接一个“咣啷”,声音穿透了寒冷,打出了一个直径约七八十厘米的小洞。一人抓住网兜杆,一人用木棍搅动,那些潜藏在冰底下的战利品随之浮现。
仅需一个小时,我们就收获了满载二麻袋的珍宝:青蛙、河鲫鱼、泥鳅等各式各样的美味。在那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白茫茫的一片雪地和清澈见底的冰湖。但正是这样的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另一番风味。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喜悦和解脱。
那顿由我们亲手捕捉到的鱼,当夜晚油锅中炸出金黄色肉质时,其香气弥漫整个宿舍,每一口都充满了成就感。大碗土烧配上这几块新鲜烤制出的鱼肉,是那种难以忘怀的情意绵长。如今想起来,那段插队岁月虽艰苦,但却也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特殊而独特的色彩。我相信,不管将来何时,我都会想念那个曾经与自然共舞的地方,以及那些与我同行的人们。那时候,我们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探索;不只是为了生存,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在黑龙江,这个远离家乡的地方,我找到了另一种家的感觉,也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寻找乐趣。而那顿年夜饭,更是我心中永恒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