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每章概括秦始皇独宠无嗣母子情深背后的权力博弈
秦始皇在22岁时登基,短暂九年内统一天下,建立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将咸阳定为都城。他自认为功绩超越三皇五帝,因此大臣们将他的尊号更改为“皇帝”。即位三年后,他有资格立后,但直至他三十六岁仍未立后,即使在那十七年的统治时间里国家繁忙,他仍未安排皇后。长达三十九年统治期间,秦始皇一直没有立后,这是否由于他过于忙碌,没有考虑这件事,或是根本不愿意?历史记载指出,有人认为他之所以不愿意立后,是因为母亲给予的心理阴影。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的母亲是一位声名狼藉的人物,她先与商人吕不韦同居,然后被吕奉献给了国王庄襄王,在庄襄王去世後,她作为太后的身份与吕重新交往,并生下两个儿子。她的这些行为激怒了秦始皇,使其感到失面子和极度压抑,最终导致性格变得极端,不仅杀死了两个同母弟弟,还迫使母亲离开咸阳并杀害吕不韦。这可能影响到秦始皇对女性产生仇视,从而导致他长期未能立后。
另一种观点认为,他对女人的选择标准过于严苛,因为自己看作自己的成就超过了古代英明君主,所以寻找合适的妃嫔很难。而也有说法称他的志向完全集中在统一天下上,没有时间处理宫廷事务。甚至还有传言称,他整日沉迷研究长生久视之术,对宫廷事务漠然置之。在整个生命中,他从未真正地安排过一个妃嫔,其原因至今无人知晓。本文标签: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