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惊魂拖拉机失档逆坡飞驰的恐怖历险
在那座偏远的农场里,我和我的伙伴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些人负责放牧,而我则被选中驾驶一台手扶拖拉机,我们称之为“铁牛”。尽管它看起来小巧,但掌控这台机械需要技巧和力量。我当时十六岁,身材强壮,被借调去开“铁牛”。
回想起那些年,那些经历至今仍清晰如画。在一次运送煤炭的任务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危险的瞬间。当我们从山上载着重达一吨多的煤下来时,由于不慎将拖拉机挂错档,以为自己在二挡,但实际上是空档。“铁牛”就像一匹脱缰野马,顺着陡坡飞驰而下,我踩动脚刹车和捏紧手刹都无效,脑海里只剩片刻的空白。孩子们在村庄中玩耍,这个景象让我心跳加速。
我大声呼喊:“快跳车!”小虎、振环听从指令跳下了车,只留我一人继续驾驶。我决定转向路边稻田,用身体撞击来减缓速度,“嘭”的一声,一头栽入了稻田,中轴断裂,煤尘四溅。这次冒险让我们避免了更严重的事故,但也给我们的日子增添了一份紧张与不安。
另一次,在雨后的夜晚,我与另一位知青郝成琳一起前往县城进行水泥运输。那天阴沉得令人难以忍受,没有雨具或遮蔽物,只能硬撑前行。然而,当我们即将到达郭陆滩养路段时,“铁牛”突然熄火了。我用尽全力尝试重新点火,却没有成功。那天,我们两个淋湿透顶,如同落汤鸡一样,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正当我们束手无策之际,从坡上走下几个熟悉的声音,他们带着锹,是农场老队长张天寿的大儿子张富率领的一群人。他俯瞰看到我们的困境,就赶过来帮忙。在那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他们齐心协力终于将“铁牛”推到了养路段。这让我对这个充满勇气和善良的人深感敬佩。
还有王定中,他是一位才华横溢且英年早逝的人。他曾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在农场生活中的榜样。在他去世后,我再次回到那个地方,与他的妻子贾灵阁一起回忆他的生平,每个人都为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感到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