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英文趣事知青惊险一幕拖拉机档位误换顺陡坡飞驰而下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我作为一名知青,在农场度过了两年的岁月,那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成长的时光。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先后担任了放牛和驾驶手扶拖拉机——我们称之为“铁牛”的工作。那些年,我与同伴们一起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瞬间,留下了一生的记忆。
(一)险象环生
六十年代末,当时拥有一个“铁牛”在农村几乎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产。尽管它小巧,却需要技艺精湛来驾驭。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因为体格健壮,被借调去开“铁牛”。有一次,我们三人到扬山煤矿运煤,装载着一吨多重货物从山上缓缓而下,但我却不慎将拖拉机挂错档,以为是二挡,而实际上是空挡。
车辆像脱缰野马般失去了控制,顺着陡峭坡道飞速向下冲去。我踩踏脚刹车、紧握手刹都无效,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无法阻止。这突如其来的危急时刻,让我心中一片混乱,就在此刻,一股本能驱使我大喊:“飞车啦!快跳下来!”小虎和振环听从我的指令跳下车辆之后,它已经驶近村庄边缘,有孩子们嬉戏于马路中央,这让我内心深处掀起波澜。
意识到这场面可能会惨剧重演,我决定将车轮硬行转入稻田,“咚”的巨响声中,中轴断裂,将煤炭洒落了一地。幸好未伤及旁人,但当我被压住腹部的小虎和振环把我扶起来时,那份恐慌依旧挥之不去。
(二)雨中的救赎
一次,我们前往县城运送水泥返程途中遭遇暴雨,没有雨具或遮蔽物只能硬撑前行。当我们到了郭陆滩养路段,由于六挡突然变换成了二挡,“铁牛”竟然熄火了。身处荒野,无助感油然而生,而四周也没有可以寻求帮助的地方。
正当我们束手无策时,从坡上走下来几个乡亲,他们扛着锹,是老队长张天寿的大儿子张富带领他们赶来帮忙。他远远望见我们的困境,便立即回家叫来了几个工友,一同努力推拉直至成功将“铁牛”拉到了养路边。此事虽已逝去,但他的勇气与善举仍是我心中永恒的赞歌。
(三)定中的才华与奉献
王定中,他来自郑州九中的高材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因其绘画才能而受到推崇。如果不是那个时代,他很有可能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员。他对待工作总是那么认真,对待朋友又如此温暖,与他共度日夜的是那间土坯草屋里的粘贴画——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图案,为室内增添了一抹色彩。而每当“铁牛”出故障,他总能用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使它再次恢复如初状态,不曾罢工过一次。
还有那次邻村知青病重需急诊的手术,以及军乐团招募兵员的事业,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任务,每一次都是为了别人的幸福和健康。但遗憾的是,这位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人早逝离世。我每返回农场,都会想起他那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心性,以及他含辛茹苦培育子女的情操,让我肃然起敬,也让人们铭记他的名字:王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