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简史秦始皇不立后与母爱的秘密关联
秦始皇在22岁时正式登基,他用短暂的九年时间统一了天下,建立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将咸阳作为都城。他自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了三皇五帝,因此大臣们商议后,将他的尊号更改为“皇帝”。即位三年后,他已经有资格选择一位皇后,但直到他去世前,他始终没有立后。尽管这十七年间他忙于统一天下,国家事务繁多,但设立皇后并不复杂。
在长达39年的统治期间,秦始皇一直未曾立过妻子,这究竟是因为他太忙而无暇顾及还是根本不愿意?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有人认为他的不愿立后,是由母亲给予的心理阴影所致。
历史记载显示,秦始皇的母亲是一个行径非典型的女性,她先是成为商人的吕不韦的小妾,然后被吕奉献给了秦国国王庄襄王。在庄襄王去世之后,她作为宫廷中的高贵者与吕再次同居,并生下两个儿子。她的这些行为激怒了嬴政,使得他感到失面子和极度压抑,其性格也因此变得极端,最终导致杀死同母弟弟、赶出咸阳并致使吕不韦身亡。
因此有人推论,她对他的影响使得他对女性产生仇视,从而拒绝立后。也有观点认为秦始皇对妻子的要求过于严苛,因为自己认为自己的成就超越三皇五帝,所以找不到符合标准的女主人。此外,也有人说他的志向仅限于统一天下,而国家事务繁忙,不容许考虑家庭琐事。甚至还有传言指出,嬴政整日思虑如何长生永寿,没有时间关心这些宫廷私事。最终,他的一生未能选定任何一个妻子,这其中之谜至今仍未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