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174 朋党的争吵四大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派别。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一直闹了四十年,这场争吵还是在唐宪宗在位时候开始的。在那一年的一次考试中,有两个下级官员——李宗闵和牛僧孺,他们在考卷上批评了朝政,因此被推荐给唐宪宗。
这件事让宰相李吉甫知道后,他因为这些科举出身的人物敢于批评士族出身的他而更加生气。他说这两人被推荐,是因为跟试官有私人关系。唐宪宗听信了他的话,把几个试官降职,而李宗闵和牛僧孺也没有受到提拔。
之后,当翰林学士时期,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这件事仍旧记恨不忘。当唐穆宗即位后,再次举行进士考试时,由于托过考 官私下里帮助应考者,被选中的有大臣熟人的亲戚,但这些大臣告发考官徇私舞弊,导致钱徽降职以及李宗闵受牵连被贬谪。
随着时间推移,这场朋党之争持续不断,一直延续到了唐文宗时代。一方面是由李德裕与士族出身的大臣结成一派,一方面是由牛僧孺与科举出身的大臣结成另一派。两人掌权后,就合力打击对方,最终导致整个朝廷陷入混乱状态。
最终,在公元846年,当武崇(武皇帝)病死并立叔父为帝,即宣皇帝时,这场朋党之争才逐渐平息。但遗留的问题和混乱却无法轻易解决。这场长达四十年的斗争,不仅耗尽了一代人,也让整个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