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元朝算不算中国的真命天子
高拱:明朝的权力斗争与他的一生
高拱,字肃卿,号中玄,是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期的一位杰出大臣。河南新郑人,他在嘉靖年间考取进士,并因穆宗为裕王时的推荐,被任命为侍讲学士。在徐阶的提携下,他于嘉靖四十五年被拜为文渊阁大学士。
然而,在穆宗即位后,由于他与首辅徐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竞争,科道官开始借机攻击对方,从而导致两人关系进一步恶化。高拱感到不安,最终请求归隐。但是,当隆庆三年冬天,他又被召回担任大学士兼掌吏部事,这次他得到了宠信。
隆庆四年的把汗那吉之降,更是给了高拱一次展示自己能力的大机会。他与张居正共同努力,使得俺答汗之孙把汗那吉能够顺利投降并接受封贡。这一成就使得他再次获得升迁,被授予少师兼太子太师、尚书、大学士等职务。随后,又被晋升为柱国和中极殿大学士。
当明神宗即位的时候,高拱因为主张幼主政策,与内阁大臣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他试图收回司礼监之权,但最终遭到了张居正的背叛。在张居正在太后面前指责他的专横行为之后,高拱被罢官。直到万历六年,他才在家中去世,并且不久后便恢复原有的官职。此外,他留下的著作《高文襄公集》也是研究他的政治生涯和思想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