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物是人非中国近代历史名人故事中的出塞之谜
当年遗恨叹昭君,玉貌冰肤染胡尘。边塞未安嫔侮虏,朝廷何事拜功臣?朝云鹤唳天山外,残日猿悲黑水滨。十里东风青冢道,落花犹似汉宫春。
王昭君是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也被称为明君或明妃。她之所以出塞匈奴,这一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不同的版本各有千秋。
据传,王昭君是齐王襄的女儿,在十七岁时,被汉元帝选入宫中。汉元帝选择宫女并非完全凭个人喜好,而是通过画工的画像进行选拔,以此来挑选那些可能更能得到皇上的宠爱的女子。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宫女为了能够被皇上召见,不惜重金贿赂画工。
然而,由于没有准备这笔贿金,以及自信自己的美貌足以让皇上喜欢她,所以王昭君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使得她在掖庭里苦守了不知多少年。
后来,当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求娶汉人女子时,汉元帝认为这是一个抵御匈奴侵扰和开展和亲外交的大好机会,便赐给他五名宫女。而由于面对圣上的无望、积怨甚深以及对待匈奴前来的态度,她主动要求离汉宫去匈奴。最终,她以丰容盛饰之姿离开了汉宫,与呼韩邪单于成婚,从而实现了一次重要的人物联姻,为国家带来了暂时的稳定与和平。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王昭君之所以出塞,是因为她的自傲导致自己未能获得皇帝的宠爱,因此决定离开,并最终去了匈奴。但也有另一种解释认为,是毛延寿作为救国计策故意将其描绘得不够优秀,最终误将她送出了宮门。此种解释则暗示毛延寿是在保护国家免受其影响,但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史实记录。
总体而言,无论如何解释,这段历史对于后世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成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情感故事。在杜甫诗中的描述:“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正是对这一生命旅程的一种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