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定都如同一夫多妻制中的床位分配既有统一的规则也有独特的安排
一夫多妻制中的床位分配,就如同历史上的各代王朝定都一样,既有统一的规则也有独特的安排。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奴隶制王朝到封建制度,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决定了他们选择的居住地。
夏、商、周三代王朝,都将首都设在了黄河岸边,这里的平原沃土适宜耕种,较少自然灾害,使得这里成为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点。而秦国凭借关中平原的肥沃土地和天然防线,将首都咸阳建立在此,并通过长期稳定的统治实现了对其他国家的兼并。
汉朝继承了秦国的一些政策,但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威胁,以及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加上洛阳的地理位置便利,便于控制南方等因素,东汉又一次将首都迁至洛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西京还是东京,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政治经济中心向中原地区转移。
隋唐两代,再次将政治重心放在长安,而后来由于战乱频发,特别是唐末五胡乱华,更使得长安失去了作为首都是必须的地方。朱温强迫唐帝迁往洛阳,从此以后,一直到宋朝初年,东西两京制度才逐渐形成。这一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交通,同时也为洛阳带来了新的活力,使之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方之一。
宋元两代,由于内部矛盾激化及外患不断,加上经济重心向东部和南方移动,北京第一次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而明清二代,则因为保家卫国以及明成祖老窝的心思,将首都从金陵迁至北京,以确保国家安全。这段时间里,不仅军事策略发生变化,而且城市规划与建设也随之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