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编年杜甫的五千年神话篇章摘抄
安史之乱终于平息,百姓得以解脱,诗人杜甫在梓州(今四川三台)的生活中闻讯而欣慰流泪。杜甫,以字子美,为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的一个衰落的官僚家庭,他自幼勤学不倦,游历名山大川,留下许多优秀作品。在与李白相遇时,他们因共同的志趣和爱好结为知音。
然而,当他参加进士考试时,便遭遇了奸相李林甫的阻挠,这位权臣忌惮读书人的才能,不愿他们当官议政,因此勾结考官欺骗唐玄宗,说应考者无一人堪任。唐玄宗虽惑,但李林甫仍上奏祝贺,表示皇帝圣明,无遗才可用。这一打击让杜甫深感沮丧,他在长安过着贫困与愁苦的生活,对权贵奢侈、民间凄惨情景感到愤慨,用诗歌控诉社会不公。
他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这段经历的反映。当唐肃宗封他小官后,又爆发了安史之乱,他家也跟随逃难,在农村找到暂避。听闻肃宗即位消息,他投奔至灵武,却被叛军捕捉,最终在长安陷落后被放走。
第二年,从长安逃出后,他赶到凤翔见肃宗,并获得左拾遗职务,但未得到重用。他却认真工作,一度上奏谏言,被迫回家。此后又回到长安,再次派往华州担任祭祀及学校事务的小职务。在那里,他写下《石壕吏》等六首揭示战争苦难的人间绝响,使他的作品被誉为“诗史”。
最后,由于战乱导致饥饿和疾病,最终DU甫带全家东行,在江边逝世。他去世后,其成都住处被保存下来,即著名的杜甫草堂,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