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有杜甫谱写的诗史奇缘中华上下五千年之谜解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齐名,被誉为“诗史”。他出生于河南巩县的一个衰败的官僚家庭,从小便投身文学研究,并游历四方,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流畅的笔触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安史之乱结束后,他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听到这一消息,激动得泪流满面。
杜甫与李白相遇于洛阳,是一段佳话。他比李白小十一岁,但两人志同道合,为好友所称道。在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时,他遭遇了奸相李林甫的阻挠和欺诈,这次失意让他更加坚定了控诉社会不平现象的心愿。他的经历和见证,最终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被世人传颂。
随着战争的连绵不断,杜甫也曾陷入困境,但他始终秉持真诚,不畏权贵。他在凤翔见到了唐肃宗,并获得左拾遗一职,但未能如愿以偿地影响朝政。尽管如此,他依然忠实履行职责,对房琯被罢免表示不满,并上书提醒皇帝。这次行动虽引起肃宗不快,却也显示了他的勇气与正直。
战乱最终过去,当唐军收复长安时,杜甫回归政治生活。但即便如此,他仍无法避免看到人们受苦的情景,如石壕村那对老夫妇,他们为了避难而被迫离家异乡。这些见闻激发了他创作《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及《无家别》,集结成名作“三吏三别”。
晚年,由于贫困和疾病,在朋友支持下居住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的小草堂中过隽兴尽日。在那里,他完成了一生中的最后几首杰出的诗篇。一切尘世纷扰之后,最终因病去世,其草堂至今成为纪念这位伟大文学家的重要场所,被后人尊称为“诗史”,其作品至今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一颗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