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元曲分类元杂剧和元散曲

元曲分类元杂剧和元散曲

各朝各代的文化形式都是风格迥异而极具特色的,如元朝就以元曲为人所知。元曲一般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两类。

  

一、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元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作家流逸的情思与本质性的真实生活相结合等等。完全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它走完了戏曲的综合历程,是严谨、完整、统一的,又是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二、元散曲


散曲之名最早见于文献,是明代朱有墩《诚斋乐府》,此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不包括套数。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进来。20世纪以来的学者的论文,把小令、套数都看作散曲。散曲作为文体概念做终被确定下来。散曲分为以下几部分:


1、小令


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于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最基本的特征。除了单片只曲,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如关汉卿的双调《大德歌·春》。


2、套数


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宋大曲、宋曲诸宫调发展而来的。体制特点有三。一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二是各曲同押一韵。三是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3、带过曲


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中国历史小故事 魔域奇缘人类与...
在遥远的神话时代,地球上的人类与天空中的精灵们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联系。他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他们相互尊重、合作共生,是一个和谐而美好的世界。然而,这种和谐...
中国优秀历史故事 岩石背后的守望...
在遥远的古老时期,有一片广阔而神秘的土地,覆盖着厚重的青苔和坚硬的岩石。这里居住着一个由岩石生长出来的人类族群,他们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与地球母亲保持着深刻...
四年级讲一个历史故事200字 朱由校天启皇帝...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生母为选侍王氏。16岁即位,在位七年。他的统...
简短一个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中的神...
民间故事中的神秘力量,真的存在吗?探索110个传说背后的真相 引言 在遥远的古代,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民间故事不仅承载着人们的文化记忆,也隐...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