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关于中国历史英雄人物的千载之谜反复吊起忠魂的故事
在永嘉县的仙居乡,有一处名为南崖的地方,村民们会讲述一个关于忠诚与牺牲的传奇故事。据《永嘉县志》记载,南崖山峰耸立,如同绽放的芙蓉花,而宋朝时期的一位名叫陈虞之的人,在这里与八百多名家兵奋战至最后。
陈虞之出生于芙蓉村,是一位才华横溢且忠心耿耿的官员。他中过了科举考试,担任了一些重要职务,但因直言谏主,被误解和排挤,最终被贬回家乡。
在一次登临芙蓉崖时,与夫人一起远眺,他感慨万千,即吟诵了一首诗:“儒冠几扫地,天意竟何如?朝士交游少,山林玩赏多。”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报效国家无门、怀才不遇的心情。
随着时间推移,一二七九年三月间,当元军逼近幼主赵被迫投海自尽后,陈虞之深知宋朝已然覆灭。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带领族人再次站出来对抗元军。但面对众寡悬殊的情况,他最终选择从高空跳下,以身殉国。他的弟兄、侄子和族人共计八十二人也跟随着跳崖壮烈牺牲。
今天,在南崖旁依然有纪念他们的事迹,而当地父老每年都会将从元将手中缴获来的金质“总把”印,以及陈虞之的朝笏和圣旨牌摆放在宗祠供人瞻仰,为先辈们的英雄事迹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