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孟浩然喝酒误前程神秘世界100个未解之谜藏于古籍中物品间
在唐朝,若论诗人名气大且诗作流传久远,孟浩然便是其中之一。然而,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孟浩然年轻时遵循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以侍奉双亲和研读经典为主。他致力于文学创作,成果丰硕,每每吟诵自如。
到了40岁那一年,当周遭同辈们纷纷被选中担任官职之际,孟浩然却依旧未能跻身仕途。他心生失落,但仍坚信自己的才华不凡,便踏上了前往长安的旅程,以期凭借自己的诗文换取高位。
遗憾的是,这次出行并不顺利。在首次参加考试时,由于经验不足,他未能获得预期中的成功。不过,即便如此,他的诗歌依旧备受赞誉。在当时中央大学中学习过他作品的人,如张九龄等,都对他的才华表示了钦佩。
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另一重要代表,并曾担任吏部郎中,对孟浩然怀有深厚敬意。他私下邀请孟浩然赴官邸共饮。正当二人谈笑风生之际,唐玄宗突兀闯入,与他们相遇。此君也是一位文化修养颇高之人,对老孟颇为欣赏,便询问了他的诗作。当时酒劲使得老孟情绪激动,便即兴朗诵了一些自己过去所写的作品,其中包括《岁暮归南山》这首著名篇章。但当他念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时,被迫停止,因为唐玄宗听后显得有些不悅:“你自己早就应考而未及,我何须抛弃你?怎会赖到我身上?”这让老孟感到沮丧,而唐玄宗则突然离去。
三年的时间里,在家乡隐居期间,老孟对于三年前那次错失机会仍存愧疚之情。幸好与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关系良好,这位韩公对他的才能印象深刻,有意推荐他给唐玄宗破格录用,因此约定未来赴京城。但就在此刻,一位老朋友临门拜访,他们一起喝酒直至天亮。这场宴席上尽管有家人的提醒,但由于喝醉而忽略了与韩采访使约定的时间,最终导致再一次错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