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孟浩然误饮酒前程燕易王物品失落孟浩然为何不得志
在唐朝,若论诗文之才,有不少人仕途顺利,或任中央官职,或至地方做刺史。然而,孟浩然不同。他坚守孔子的教诲“父母在,不远游”,致力于侍奉双亲和书卷的研究。数十年间,他博览群书,吟咏诗作,如出一辙。
四十岁时,孟浩然看到了同辈们纷纷入仕,而自己依旧平民百姓。这让他感到失落。他认为自己并非与众不同,只是未能如期谋取一官半职。于是,他踏上了去京城的路程,以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换取荣誉。
遗憾的是,这次尝试并不顺利。在第一次考试中,由于经验不足,他未能考上。但他的诗文却深受人们青睐,在中央大学读过他作品的人,如张九龄,都对他的才华赞不绝口。而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代表、王维更是将他请到私宅小酌,以示尊重。
正当他们谈笑风生时,唐玄宗偶尔闯入了房间。作为一个文化修养高的人,对文学怀有浓厚兴趣的皇帝,对孟浩然颇为欣赏,并询问他的作品。当时酒意朦胧下的孟浩然随即朗诵起了一些已写好的作品,一首接一首,使得唐玄宗听后连称好处。当孟浩然念到《岁暮归南山》中的“不才明主弃”二句时,却被唐玄宗质疑:“你自己早不来要求,当官,我又何曾抛弃了你?为什么赖到我身上?”这让孟浩然心中充满歉意,但最终只留下空虚和失望。
三年的时间过去后,在家乡隐居的孟浩然仍旧对那次错失良机耿耿于怀。他打算再次进京,但此前已经约定好与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一起赴京。此刻,那天两人约定的日子到了,可惜老朋友临时造访,让原本准备好的行装再度搁浅。在客人的陪伴下,一杯接着一杯,他们喝得醉倒。而家人几番提醒也遭到了拒绝,最终导致韩采访使因等待无果而愤怒离去,这样一次机会再次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