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女娲造人的故事也曾在这喜庆的日子里绽放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定阳山下的小村庄。这个青年因为家境贫寒,只能靠打柴挖药为生。然而,那时节令紊乱,农作物无法正常种植。万年是个聪明才智过人的青年,他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天,万年在树下的休息时,被树影移动启发了他。他制作了日晷来测量日影和计算一天的长短。不过,由于云雾和阴雨影响观测,他决定再制作一个计时器具,以弥补日晷的不足。在一次上山采药后,他注意到泉水有节奏地滴答响起,这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回到家中画图、试验,最终成功制造出了五层漏壶。
通过精心观察日晷和漏壤水流,万年发现每隔约360多天,天气状况会重复相同。这也意味着最短的一天发生在冬至之际。当时的皇帝祖乙因节令失常而深受困扰,并召集百官商讨解决方案。阿衡提议人们需虔诚祭祀以求得神灵宽恕,但这一方法并未有效果。
于是,万年带着自己的日晷和漏壶去见皇帝,并向其解释冬至点以及月亮运行周期。祖乙听后大喜,并命令修建日月阁,将其中设立日晷台和漏壶亭,以及十二童子守护记录时间。此举使得节令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随后,阿衡被派遣去询问制历情况,但是他暗自怀疑如果万年的历法被采用,那么自己就会失去权力,因此密谋除掉万年。他请来一个善射的人进行暗杀,但刺客因酒醉而误将箭射向了万年的胳膊,而不是要害处。
这次事件暴露了阿衡的阴谋之后,他被捕监禁。而对此事感激不尽的祖乙亲自出宫看望病中的万年,并允许他进入宫中调养,同时授予他制定太阴历的大权限力。在数年的努力下,太阴历终于变得更加准确,而且由于闰月措施,它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规律。
当祖乙再次行祭时,将五月丰收后的鲜桃赐给已经白发苍苒、满头银发的万年作为表彰并奖励他的贡献,最终将太阴历命名为“萬年曆”,并封萬年為「歲星」,即岁首之星,也就是春季开始之意象。而从此以后,每逢春节,当人们庆祝新的一岁,他们也会挂上寿星图,以示对那位功高德重、精通天文历法之人——萬年的敬仰与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