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自然中的盗亦有道儿童睡前童话
在清朝的乾隆年间,秀州府的崇德县有位名叫章清的县令,他是一位读书人,对治理国家充满了热情和智慧。章清来到崇德县不久,就用他的才华和正直,治理得县城井井有条,没有一处是脏乱无序的地方。
就在章清稳定了崇德县的情况时,临近的邻县却经常发生盗贼问题,使得百姓们心存忧虑。上级官员得知后,便调动章清去邻县担任新的职务,以解决那里的盗贼问题。章清独自前往新任所在地,并立即着手整顿秩序。他烧起了“三把火”,即严格执行法律、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这些措施很快有效地控制了盗贼活动,使整个地区恢复到了安宁与繁荣之中。
当章清完成他的三年任期后,他带领家人回乡,但在送行仪式上,他竟然发现自己的眼镜不见了。这让他十分惊讶,因为那副眼镜并不值钱,而且他并没有感觉到它被偷走的情形。他虽然感到困惑,但幸运的是,他还有备用眼镜,因此事情并未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在船上的休息时间里,所有的大木箱都消失不见,这些箱子里装满了他的全部财产。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对那些窃贼感到既愤怒又好笑,因为这些窃贼似乎是在为他之前表现出的正直行为致敬。在信件中,那群盗匪解释说,他们最初是因为对章清廉洁公正的名声印象深刻而开始追随他们,然后发现他离开之后带走了一批沉重的大木箱,所以他们决定先拿掉他的眼镜再取其他物品作为玩笑。但最终,他们通过信件将所有物品归还给了章清,并表示抱歉他们之前的一切冒犯。
这段经历使得chapter感叹:“真是‘盗亦有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