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皇帝之死与慈禧太后存废的权宜考量
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咸丰皇帝的死前,人们普遍认为他应该杀掉慈禧太后,以防止她篡权乱政。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当时复杂的政治背景和咸丰皇帝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咸丰皇帝身体一直不好,又贪图美色,对待贵妃慈禧并不是十分宠爱。然而,当慈禧生下淳安,并成功养活了这位储君之后,咸丰对她的宠爱立即加倍,将其封为贵妃。这一转变表明了咸豊对继承人问题的重视,以及对宫廷稳定的考虑。
肃顺要求杀掉慈禧的事,在历史上被误解为是一个重要事件,但实际上,由于咸豐醉酒而未能将此事告知给她。而1861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时,焦头烂额的咸豐逃到了热河,而此时他的主要担忧是大清内外形势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想让大臣专权或篡位,因此选择列出8位辅政大臣以相互制衡,而不是杀掉可能会反过来控制局面的慈禧。
然而,在他的预料之外的是,即使没有直接杀害,她也迅速掌握了权力,将肃顺等辅政大臣几乎全部除名,从而开始架空同治、欺凌光绪,最终导致国家衰败。因此,可以说,是因为慈禧顽固和女人的短见,以及最初由咸豅所做出的错误判断,最终导致了一系列悲剧发生,将本已濒临崩溃的大清一步步推向深渊,使得她成为了一代历史上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