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教育科研网养育知识之树培育未来之果
南乐教育科研网:育才之树,砺志之石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孵化的龙芯课题组,成立不到一年即投身于中央处理器(CPU)的物理设计。他们坚信,只有铆着劲儿,要“做出中国第一台不依赖进口CPU的计算机”。2002年春节,他们没有放假,而是全力以赴地工作。这一年的农历正是马年,他们在宿舍门口贴了一副春联:“辞旧岁狗剩横空出世,迎新春龙芯马到成功。”“狗剩”是龙芯1号早期的名字Godson的中文名。
经过三轮试错和迭代,胡伟武有信心将龙芯带向开放市场——目前龙芯产业链上已经有几千家企业,软件生态也在不断丰富。胡伟武说:“我们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和改进体制机制加速试错过程,但不能取代试错过程。只有坚持自力更生,我国核心技术产业才能‘上楼’,才能不受制于人。”
为了建立自己的生态体系,即成为IT产业体系的第三极,是胡伟武团队初心所在。他解释道:“我们希望这个生态的建设是在‘十三五’之后、‘十四五’开始。”2020年,龙芯芯片的出货量以百万片计。“相信到2022年龙芯将会稳定在几百万片/年,这时候我们就要走向开放市场。”胡伟武很有自信,“经过三轮迭代后的龙芯芯片,技术水平、性能不断提高,软件生态也向好。”
为此, dragonchip 中科发布了统一系统架构的标准规范体系,并通过与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签署认证协议,加强产品认证体系。此外,一些重要合作伙伴如联想、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也陆续发布了基于 dragonchip 3A4000/3B4000 的最新产品。
对于创新道路上的耐心和时间问题,他用一个故事来说明:“苏联解体的时候,有一艘名叫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被拆掉了,从此丧失了做核动力航母的技术能力。而今,我们可能要像养孩子一样,要养二三十年才能成材。”
最后,他强调自己追求的是“为人民做 dragonchip”,认为越是坚持这一理念,就越能获得长远利益;反之,如果只追求短期利润,那么这些利润就会随风而去。(赵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