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友共赏演艺之美
从小喜爱京剧,特别迷恋高派艺术,曾得到武汉京剧团的表演艺术家以及战友京剧团高派传人辛宝达先生的传授和悉心指教。常演剧目有《逍遥津》、《辕门斩子》、《哭秦庭》等。多次荣获湖北省京剧票友邀请赛“十佳票友”称号,1998年获第八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双十佳”奖。2006年10月以9点921分的最高分荣获第八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十大名票”第一名。
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尝试了去深入理解这些经典戏曲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我阅读了大量关于 京劇 的文献资料,不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更好地欣赏并传播这些非凡的艺术成就。
我记得有一次观看了一场由著名女演员王韵姿主演的《窦娥冤》,她的表演让我印象深刻。她不仅舞台上的动作优雅而精准,而且她的发声力度恰到好处,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故事中。在那个瞬间,我意识到自己对这门艺术形式的热爱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欣赏,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积极参与各种与 京劇 相关的小型活动,比如组织朋友们一起观看 京劇 表演,或者讨论相关的话题。我发现这种分享给我的快乐远比单独观看要强烈许多。这让我明白,无论是作为观众还是作为一个支持者,都能为这个古老而又现代化、复杂而又简单、充满激情却又富含智慧的大师级艺术形式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逐渐发现自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人的看法和感受。无论是在家庭聚会上推荐一部优秀版权DVD,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些关于 京劇 的知识点,还是在社区活动中协助组织一场小型体验班,每一次都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我知道我正在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将会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这个伟大的艺术世界,并且被其所吸引。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这样对 京劇 有那么深厚的情感,但正因为有这样的不同背景和兴趣,我们才能共同营造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包容性的环境。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主人公,每个角落都是可能发生奇迹的地方。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份子,无论走向何方,都将携带着那份特殊的心跳——对于这首伟大诗篇——《明月几时有?》(原曲为清初词人范文澜所作)中的那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来回味那些美好的时光,那些被永恒铭刻下来的瞬间,以及那些即将展开新的篇章。